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议 > 正文

中国重症医学发展进入“快车道”,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

2023-05-24 13:00:38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突出,重症患者大量增加,重症医学的需求和规模正在迅速扩大。”5月24日,东软集团临床医疗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张春龙告诉记者,作为重症医学的关键抓手——重症监护室(ICU)是一个医疗信息密集、差错高发的场所,大大超过了人力所能控制的范围。在此背景下,重症医学对于信息化的需求日益旺盛。

“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突出,重症患者大量增加,重症医学的需求和规模正在迅速扩大。”5月24日,东软集团临床医疗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张春龙告诉记者,作为重症医学的关键抓手——重症监护室(ICU)是一个医疗信息密集、差错高发的场所,大大超过了人力所能控制的范围。在此背景下,重症医学对于信息化的需求日益旺盛。

\
张春龙。受访企业供图

重症医学发展进入“快车道”,信息化探索成效已经初现

中国的重症医学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到2008年重症医学科成为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自此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重症医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与数字化相生相伴的,随着重症医学的日渐发展壮大,重症医学信息化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2015年至今,我们推出的重症医学信息系统已在全国近300家医院内投入使用,其中包括江苏省人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张春龙说,目前,全国累计接入设备8000多台,覆盖重症床位7000余张,日均监护患者数量约6000名。

张春龙称,根据系统反馈,重症医学信息系统每天处理的数据约为81.7万条。数据显示,应用重症医学信息系统可帮助医护大幅节省信息处理的时间。具体来看,病例记录时间缩短58%,医生信息处理时间节省34%。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一系统所能发挥的作用远不止于此,我们还在摸索更多的可能。”张春龙说。

从信息化到智能化,中国重症医学信息系统发展前景广阔

“重症医学的信息化在国际上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外国不少厂商也不愿触碰。东软决定踏入这一领域时,我们就做好了接受挑战的准备。为此,我们组建了高配置研发团队,不仅有技术精英,更是吸纳了相当数量的临床人员,这才有了今天的系统。”张春龙感慨。

据张春龙介绍,ICU内仪器种类多、侵入性操作多、导管数量多、工作强度大,仅凭人力难以面面俱到。这也是中国重症医学信息系统诞生之初最先解决的问题,建立数字化基础设施,实现数据自动采集。

“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始进入全面信息系统建设阶段,即从基础数字化到综合信息化发展。”张春龙称,中国重症医学信息系统发展主要分为数字化、系统化、智能化和智慧化四个阶段。“而今,我们已经成功走过数字化和系统化的发展阶段,正在从全面信息化建设并向智能化过渡。”

张春龙称,所谓智能化,就是对大数据开展人工智能,进行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生成临床知识库 以及个性化治疗方案,开展远程医疗,促进临床诊断治疗的发展。再接下来就是从智能化到智慧化,即结合医疗设备与器械以及精准医疗数据库、全球资源库等,能够使治疗更加智慧化,全面提升重症诊疗水平。

在张春龙看来,中国重症医学信息系统就好比是医生的“诊断驾驶舱”,从前需要手动记录、调试的地方而今正在一点一点被自动化取代,而作为医生则可以在此基础上作出更加精准的临床判断。此外,随着智慧化时代的带来,临床科研、科学研发都将迈入更高级别的发展之路。

(运营:孙欢)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