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管理大咖谈 > 焦点凝练 > 正文

府院共建,医联体建设的“附一经验”

2021-08-02 12:03:01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分级诊疗制度是我国“五项基本医疗制度”之首,医疗联合体建设是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建设了福建唯一的“府院共建模式”融合型医联体,打造县区总医院、分院式紧密型医联体以及独具特色的专科联盟等,不断与县域医院探索多种医联体建设模式。

4月9日,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主办,晖致中国支持的《人民名医》“医院管理大咖谈”系列直播,邀请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康德智,介绍医联体建设的“附一经验”。

分级诊疗制度是我国“五项基本医疗制度”之首,医疗联合体建设是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建设了福建唯一的“府院共建模式”融合型医联体,打造县区总医院、分院式紧密型医联体以及独具特色的专科联盟等,不断与县域医院探索多种医联体建设模式。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医联体就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泉港区人民政府联合办医的积极探索,首开省市三甲医院与县区政府共建紧密型医联体先河,即“府院共建模式”。其中,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负责医院管理、人才培养、技术提升;泉港区人民政府履行政府办医主体职能,给予投入和政策支持。医联体内实现了管理同质化、信息同质化、硬件同质化、文化同质化、医疗服务同质化。

“在‘府院共建’模式下,作为三甲医院,我们专心致志地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上去,把群众满意度提升上去,把县区当地技术人员的能力培训上去;当地政府则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发展壮大当地企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也很满意。多方共赢,所以说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模式。”康德智院长介绍。

谈到在医联体当中如何使基层医院与三甲医院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上达到同质化效果,如何实现双向转诊,康德智院长表示,“现在存在的情况是,有些该转到大医院的病人没转上来,该转回基层去的也没有转回去。有些人认为,把病人转出去,似乎自己的利益受了损失。但实际上这个理解是片面的,病人的利益才是最大的利益。医联体单位之间从诊疗规范、流程都要有统一的标准。像紧密型医联体,签医联体协议时就明确界定,根据医院的级别,什么该上转的,什么该下沉的,医联体之间要有统一标准。”

康德智院长进一步表示,病人的需求往往是多层次的,为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顺利实施,一方面在国家政策特别是医保政策方面,要有一个杠杆机制,通过调整报销比例引导病人下转。“上级医院下转的病人,医联体内的医生要负责全程管理,一直到出院回家为止。病人虽然转回了基层医院,但知道上级医院的医生还在关注自己,这样病人才会真正信任你,从医联体中获益。”

另一方面,医院要从病人利益出发,致力于搭建高质量服务平台,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仪器、设备,在保证完成国家集采任务的基本前提下,可以适当保留高质量药品,避免“一刀切”,促进医联体整体医疗服务水平高质量发展。

\

专家简介:

康德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兼任国家卫健委卒中中心建设管理指导委员会副主委、中国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副主席、国家卫健委脑防委出血性卒中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委、福建省脑血管病专科联盟主席等。

康德智教授从医近40年来,始终奋斗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在脑血管病、脑胶质瘤、垂体瘤等脑脊髓肿瘤、颅脑损伤与神经重症、功能性脑病诊断治疗方面有专科特长。他是我国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的主要推动者,构建了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平台和脑肿瘤与功能性脑病多学科综合诊疗新模式,在国内将3D打印技术创新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手术中,其所领衔的神经外科团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康德智兼任《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中华医学杂志》等杂志的副主编、编委。发表论文近百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6部。作为第一申请人共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基金、重大专项在内的项目16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省医学科技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获得2020年度第四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荣誉称号。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