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2019年度第十二届健康中国论坛 > 平行论坛 > 正文

近视防控工作怎么做?听疾控局环境健康处处长李筱翠怎么说

2020-01-10 20:46:34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2019年,国家卫健委做了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就是发布了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数据,这是70来第一次。有了这个数据,一方面可以系统掌握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状况的底数,另一方面也是评价防控工作效果,同时也是进行深入科学研究的重要参考。

(第十二届健康中国论坛记者 )“近视防控要采取“五位一体”的联防联控方式,学校和家长很重要,眼健康科普宣教要加强,0~6岁和大学生‘两端’人群也要重点抓好。”2020年1月9日,在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健康中国论坛“聚力防控·视见未来:近视防控进校园”平行论坛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环境健康处处长李筱翠谈到。

2019年,国家卫健委做了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就是发布了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数据,这是70来第一次。有了这个数据,一方面可以系统掌握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状况的底数,另一方面也是评价防控工作效果,同时也是进行深入科学研究的重要参考。

近视防控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具体怎么推进工作?李筱翠谈到,目前在国家级层面成立了近视防控防治专家小组,各个省也成立了相关防治专家组。在基层,几乎所有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都组建了学校卫生科所,建立这个队伍,对落实近视防控工作措施非常重要。

“2019年,国家卫健委通过中央转移支付项目对每个地市投入100万,全部覆盖所有地市进行近视监测。最近,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正在对14个近视重点省份进行调研、指导,了解各地任务措施落地情况。”李筱翠说。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环境健康处目前负责近视防控的具体工作,如何发挥专业优势,助力近视防控?李筱翠处长谈道,“卫生部门要发挥专业特长,科学防控、规范防控、防治结合,需要提高医疗卫生部门的自身专业服务能力水平的同时,还要把专业知识向外传播。目前,我们已经发布了一系列指南和标准,包括2019年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近期还会发布《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规范》,指导各方科学规范近视防控。”

近视防控要采取五位一体的联防联控方式,发挥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专业机构的责任。重点工作有哪些?李筱翠处长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学校很重要。学校是近视防控的主战场,需要落实大量的干预措施,同时,学生健康教育等措施都是学校在落实。

第二,家长很重要。家长往往更加在意孩子在学校的环境和行为,在家里往往是“灯下黑”,家里的用眼生活环境和行为引导环境往往被忽略。特别是家长的行为对孩子影响很大,如何以家长健康行为带动孩子行为的改变也很关键。

第三,专业很重要。近视防控是项非常专业的工作,从“防”到“控”到“治”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准、科学的专业指导和实施,这样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第四,宣教要加强。现在社会上近视宣传的信息非常多,各地水平参差不齐,需要真正专业的眼健康科普宣讲,才能使防控工作更加规范。

第五,“两端”同样很重要。一个是0~6岁,一个是大学生。0~6岁是早期干预,这个阶段防控工作做好,就能为后续防控工作减轻压力。而大学生将来要做父母的,他们的行为对于将来孩子行为的带动非常重要。因此,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教育要强化。此外,建议媒体一定要多呼吁,把科学、规范、健康的眼健康科普知识传播出去。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