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正文

境外输入在增加,上海却下调响应级别,市民应该怎么做

2020-03-23 18:06:05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据上海卫健委通报,3月22日0—24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报告10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3月22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66例,现有18例境外输入性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尹薇)上海市政府新闻办3月23日发布称:“因为我市自3月3日起已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市政府决定,自3月24日零时起,将本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我市将继续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以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为重点,更加扎实有效做好口岸防控和社区防控,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成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与此同时,据上海卫健委通报,3月22日0—24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报告10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3月22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66例,现有18例境外输入性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

从卫健委透露的数据来看,输入性病例仍然在不断增加。那么中国国内疫情是否会受到全球疫情影响而出现反复的情况?

对此,张文宏在3月22日晚接受澎湃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最大的风险就是境外输入性风险,要保持中国疫情防控第一阶段的胜利果实,也必须做好防止输入性病例。张文宏认为,“目前,中国的海关检疫工作从全球范围来看更为积极。”社区防控也做得很好,上海还在117家发热门诊基础上增加建设18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这意味着我们现在的防疫力量更为强大,筑造了第三大防线。

张文宏表示,“连续两周以上没有本地病例发生的城市,那就意味着是安全的,这个阶段我们开始开展正常生活和工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样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可以逐步开展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状态。”

对于张文宏提出的“在这样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可以逐步开展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普通人如何理解并继续做好健康防护?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发出六点提示作为具体指导:

首先,仍要提倡不扎推,与人保持社交距离。

现阶段还是避免去人员聚集的场所,不组织或参加广场舞、合唱、打牌等聚集性活动;与人交谈、排队、候车时尽量保持一定距离。

其次,科学佩戴口罩。

在户外人少处步行、骑行或锻炼时,可以不戴口罩,如遇来人,应主动保持一定距离;进入人群密集场所、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和电梯、去医疗机构就医记得佩戴口罩;有发热、鼻塞、咳嗽、流涕等症状者应主动佩戴口罩。

第三,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勤洗手,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礼仪;不随地吐痰、不摸眼口鼻,合餐注意使用公筷公勺;规律生活不熬夜,营养均衡定时吃。

第四,加强室内、车内通风。

办公场所和居家每天至少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要确保室内外空气的充分流通;搭乘公交或出租车,也应适当开窗通风。

第五,适当开展户外运动。

在人少空旷的场地,可进行健步走、做操、羽毛球等单人或非近距离接触的运动;尽量不开展篮球、足球等有肢体接触的群体性运动;控制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循序渐进,避免运动伤害。

第六,公共场所注意健康细节。

外出游玩、就餐,尽量提前预约或了解售票流程,避开客流高峰,减少等候时间;准备好随申码,配合管理方查验和测量体温,选择通风良好的场所和位置;付款时首选电子支付,减少使用现金。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