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正文

一天内看完20多万幅图像,他们是抗疫一线医生的“眼睛”

2020-03-23 08:25:57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截至目前,同济医院放射科共为门诊、住院患者CT排查30000多人次,完成住院患者床旁摄片600余人次,做到了当天开检查单、当天做检查、2小时内出检查报告。

( 孙欢 武汉同济医院 童萱)24小时值守,一天内看完20多万幅图像,可疑新冠肺炎病例1小时出报告……

\

他们在光影世界里洞察患者肺部的病变,在黑白的图像中捕捉磨玻璃状阴影,做抗疫一线医生的“眼睛”,让病毒无处遁形,他们就是放射科医生。

平时10多分钟就能搞定的拍片,现在要多用一倍时间

“一个人推着移动X光机,穿过5、6道门才走到病房,一进去,大家都穿着防护服忙碌着,以前只在电影里看到过的画面,现在就在我眼前。”第一次去隔离病房拍片,因为不熟悉环境,武汉同济医院影像科的放射技师罗毅走路步子都不敢迈得太大,小心翼翼地将移动X光机推到患者床边,生怕碰到床边各种设备。

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光谷院区收治的都是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床边摄片(DR)检查是及时快速了解危重型患者肺部病变变化的重要手段。对行动不便的危重病人,放射技师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为患者在床边拍片,给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罗毅先将平板探测器放在患者在背后,再调整患者体位,盖上防护的铅裙。“给ICU里危重症患者做DR是个瓷器活。”罗毅说,呼吸机、心电监护、胃管、尿管、输液通路,有的还上了ECMO,危重症患者全身上下的各种生命支持管道不下十种,放射技师不仅要摆位准确,还得尽量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搬动,以免碰到这些生命支持管道。平时10多分钟就能搞定的拍片,现在要多用一倍的时间,而且不能出现任何失误和差错,否则之前的工作全部归零。

影像检查结果对患者病情变化的评估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放射科技术组的技师们重新梳理床旁拍片流程,许多患者不能自主调整呼吸,拍出来的片子容易糊,技师们就重新调试机器的摄影参数,使图像质量满足要求,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证据。

床旁摄片不仅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

中法新城院区分东西两翼,6层楼共收治了1000多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每天早上9点,放射技师就开始床旁摄片的工作,护目镜、口罩、防护服、鞋套,除了身着全套防护装备外,还得穿上重达七、八公斤的铅衣,推着上百斤的移动X光机穿梭在隔离病,一个班下来,每个人的防护服里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

身着防护服的给插满管子的患者床旁摄片不仅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 “有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体重大概接近200斤,因为气管插管不能配合自主挪动,我们3、4个人一起才摆好体位。”罗毅说,“幸好是我这个壮劳力值班,没让女同事遇上。”

中法新城院区放射组技师中有6位娘子军,谈晓飞是其中的一员。2月21日下午,C区9楼西区ICU病房有16位患者要做床旁摄片,32岁的谈晓飞从下午2点一直忙到晚上。“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我们就要把这件事做得更精准。我们比其他同事还多一层铅衣保护呢。”谈晓飞笑着说。

奋战在一线的放射技师平均年龄只有30岁,还有不少90后。胡军武技师长说,“面对疫情来袭,大伙都有一股往前冲的拼劲。有的取消休假,有的从老家逆行返汉,有的主动推迟婚期,大家冲锋在前,与临床同事并肩作战。”

门诊、院CT排查30000多人次,床旁摄片600余人次

影像医生们出具的CT报告,是诊断新冠肺炎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济医院三个院区一天CT量最高峰曾超过1000例。如果按照一个新冠肺炎病例做一次高分辨率肺部CT包含200多幅图像估算,医生们要在一天内看完20多万幅图像,放射科诊断组24小时值守,可疑新冠肺炎病例1小时出报告,其他急诊2小时内出报告,争分夺秒,确保患者获得最及时的救治。

\

疫情发生后,同济医院放射科将人工智能阅片软件(AI)应用辅助影像医生工作。人工智能不仅能缩短放射科医生检出肺炎病变的时间,而且能定量评估肺炎的严重程度。每个胸部薄层CT按照常规看片时间大概需要3-5分钟,看完所有图像后才能做出诊断,而AI可以快速筛查图像,找到可疑病灶,这可以显著提高放射科医生的工作效率,适合进行大批疑似患者的CT筛查。AI更为重要的临床应用在于定量分析炎性病灶的位置、体积和密度,用于动态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

人工智能阅片并没有单独工作,它的诊断结果与医生相互印证,并由上级医生进行审核,相当于给最终的诊断结果又多加了一道保险,降低误诊漏诊概率。

截至目前,同济医院放射科共为门诊、住院患者CT排查30000多人次,完成住院患者床旁摄片600余人次,做到了当天开检查单、当天做检查、2小时内出检查报告。

(运营:荆雪涛)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