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正文

面对新冠肺炎,我国药物研发该如何走?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解读

2020-03-20 11:06:21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丁胜表示,研发针对不同人群且对病毒具有良好活性和选择性的创新疗法,以及相应的保护性治疗措施是未来的防治关键。与此同时,还需尽量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及其影响,以维护这些药物的疗效。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永文)“面对突发疫情,时间是关键。采用“老药新用”的研发策略,是针对突发性新型疾病、迅速缓解当前疫情最有效的药物研发手段。”3月19日,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主任、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丁胜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通过“老药新用”,进一步验证至少已经完成临床一期的安全性有一定保证的药物的有效性,可以节省临床前和部分临床研究时间,缩短药物研发的时间成本。

目前我国有多项新冠药物在进行临床试验。据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的介绍,目前法匹拉韦已完成临床研究,显示出很好的临床疗效。磷酸氯喹、托珠单抗、干细胞和人工肝的临床应用,目前均也已取得良好的进展。

\

GHDDI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在针对新冠病毒开展攻关 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 供图

为何会选择法匹拉韦、磷酸氯喹等这些药物?

“选择这些药物作为治疗新冠的备选临床试验用药,是我们基于当前对病毒的认知,和之前相关相近冠状病毒药物的研究,会综合考虑该药物的相关靶点和机制、药物作用的活性和选择性、细胞模型、动物模型与人体试验的等相关数据研究”丁胜向记者介绍,不会简单的通过考虑单一的模型或者数据考虑备选该药物,选用某类药物是基于我们的科学认知和选择,进行整体的整合和系统性判断,让其进入备选药物。

例如上述两个药物,基本都是研究过其抗病毒的机制,这些机制与相关数据对抗新冠病毒有一定的支撑度,才会进一步尝试或者验证该药物的有效性,做临床试验。

据张新民在上述新闻发布会的介绍,在法匹拉韦有效性方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的法匹拉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新冠肺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在病毒核酸转阴方面,法匹拉韦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病毒核酸转阴与对照组相比,转阴时间中位值明显缩短;在胸部影像学改善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改善率分别为91.43%和62.22%。

目前科研攻关组已正式向医疗救治组推荐,建议尽快纳入新冠诊疗方案。参与该实验的另一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试验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论文的撰写工作,针对目前国际疫情爆发的态势,推出药物治疗的中国方案。

如何证明这些药物对新冠病毒有效?

如此快的做完临床试验,并得出结果,针对一般新药研发的漫长临床试验周期,有网友对其结果表示担心。

“如果有效制定方案,组织临床试验,针对新冠肺炎这样一个急性发作的疾病,一般患者用药观察大概是两周到四周的时间,在能够入组大量患者的情况下,可以快速高效的完成初步临床验证。虽然(法匹拉韦)当前发布的临床结果相对于双盲试验缺乏最严谨的说服力,但也具备一定的有效性说服力。”丁胜向记者介绍。

他强调,每一个药物的有效性都是相对于某个适应症有效,不能一概而论,针对药物机制,对应的某个人群或者某个适应症有效,有多个因素制约药物的有效性。针对法匹拉韦的临床试验,由于疫情当前,病例相对固定,适应症范围比较明确,临床终点指标比较清晰,借助于之前的相关研究数据和目前的进行临床试验,能比较快的做出结论。

丁胜表示,研发针对不同人群且对病毒具有良好活性和选择性的创新疗法,以及相应的保护性治疗措施是未来的防治关键。与此同时,还需尽量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及其影响,以维护这些药物的疗效。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新药研发该如何走?

“此次疫情的新药研发是全球共同面对的短板与困境。针对这类公共卫生和重大传染性疾病,早期预备研发极为重要,且有赖于中长期战略布局、统筹规划、资源合理分配以及可持续性研究投入。”丁胜向记者表示。就全球新药研发总体来讲,我国在药物研发的技术、平台化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丁胜强调,全球而言,新冠疫情的爆发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开发成千上万个药物的成本。未来针对公共卫生领域,注重长期投入,进行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储备,增加国际药物研发参与度,协同创新。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药物研发能力。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