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正文

1人乘大巴,致13人感染!复工路上如何防范感染?

2020-03-09 20:45:45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这起发生在湖南省某地、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引发的聚集性疫情如下:1月28日,乙地报告1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病例A)。该患者1月22日发病,1月29日确诊。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范洪岩)3月5日,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实用预防医学》刊发一则研究,聚焦湖南某地一起乘坐公共交通引发13人感染的聚集性疫情的案例,给复工复产路上乘坐公共交通的人一个提醒。

1人乘大巴致13人感染

这起发生在湖南省某地、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引发的聚集性疫情如下:1月28日,乙地报告1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病例A)。该患者1月22日发病,1月29日确诊。

1月22日12点,病例A(未戴口罩)乘坐甲地大巴,14点到达乙地,导致同车7人发病,此外还有一名无症状感染者(病例I)。

1月22日15:40,病例A(未戴口罩)乘坐班车,车程约1小时,导致同车2人发病。

当日病例A乘坐的大巴抵达乙地后,停留30分钟(停留期间车辆未做消毒处理),又载客返回甲地。1名乘客(病例J)搭乘该车后(座位与病例A之前乘坐过的座位临近),1月24日发病。据调查,该病例无其他特殊旅居史和接触史。

该起疫情还引发了三代续发病例:和病例A同车的两名病例之后分别有1名亲属发病。

研究认为,这次聚集性疫情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有两点重要提示: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能力较强,在密闭环境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在密闭空调车厢内传播距离最远达4.5m;病毒在车厢内有效存活的时长不低于30分钟,且病毒存量能够达到足以致人发病的水平。

可疑病例前后三排是危险区域

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胡洋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车上有一个可疑传染源,这个座位的前三排、后三排及周围的一些区域都是危险区域,这和该研究中的4.5米是接近的。”

大巴是相对密闭空间,相对封闭环境下存在气溶胶传播可能。

如果开窗,感染风险是不是会降低?胡洋医生介绍,气溶胶传播需要一定条件,密封环境如大巴、房间里。气溶胶是水滴悬浮在空气当中形成,当达到一定浓度,搭载一些病毒,可能有传染性;而如果浓度很低或者通风的状态下,小小的气溶胶水滴根本就不可能驻足,很容易就被吹散掉,感染力就会下降。

新冠病毒可在37℃存活数小时

病例A下车后,为何还有人因他感染?胡洋医生指出,在37℃的温度条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存活数个小时。即使病人已经下车,大巴在没有通风也没有消毒的情况下,可能存在气溶胶里的病毒依然存活,其他人再上车有可能被感染。

而如果大巴做好了消毒、通风,或者是上车的人做好了防护措施,戴好了口罩,这种环境下不一定会感染。

胡洋医生提醒,眼下是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在公共交通上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对于需要乘坐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上班的人来说,可以掌握两点防护技巧:一是一定要戴口罩,二要尽量穿表面光滑的外套,因为新冠病毒在光滑物体表面,更容易失去感染活性。乘坐公共交通后,最好把外套脱下来挂在通风处,或者擦一点酒精消毒。此外还要注意,在公共场所尽量不要用手揉眼睛。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