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赵萌萌)“磷酸氯喹已经成为临床救治用药。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西院区760位患者中有285人次使用磷酸氯喹作为治疗药物,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2020年3月6日下午,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回答健康时报记者提问时表示。
此外,孙燕荣介绍了目前已有进展的几种治疗方法。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在临床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匹拉韦正在武汉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托珠单抗现在已经在武汉前线应用于治疗重症患者,截至3月5日已经有272位重症患者使用托珠单抗进行救治。
恢复期血浆治疗,这是带有生命温度的科技进展,目前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无论是在采浆方面还是救治方面都是大幅度提升,以承担科研攻关应急工作为例的中国生物为例,目前已经完成154例重症患者的治疗,临床显示出较好疗效。
干细胞治疗的临床研究目前在北京和哈尔滨多家医院进行,临床初步显示安全、有效。受科研攻关组支持的多支团队已经抵达武汉,将继续扩大临床应用,救治更多患者。人工肝这项科研成果也已经在临床开展研究和应用,临床显示应用人工肝进行救治,在呼吸机支持的平均天数和ICU监护的平均时间明显减少,能够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下一步科研攻关组将进一步精准聚焦临床需求,加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重,同时将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结合在一起,将前期成果形成组合方案用于临床诊疗,让更多患者能够得以治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