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正文

一线战“疫”尖兵:国家遭难,恰巧我的专业还能帮上点忙

2020-03-02 12:30:36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19日早8:30,孙兵已穿上防护服出现在了佑安医院的隔离病房里。“国家遭难,恰巧我的专业还能帮上点忙,当然要去。”

(健康时报记者杨月 北京朝阳医院 杨舒玲)2月18日晚,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孙兵接到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的紧急通知,佑安医院几位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危重,点名抽调他前去支援。19日早8:30,孙兵已穿上防护服出现在了佑安医院的隔离病房里。“国家遭难,恰巧我的专业还能帮上点忙,当然要去。”

\

气管镜检查“我来吧”

佑安医院重症监护室(ICU)里的4名患者病情都很危重,都在使用有创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孙兵逐个为患者查体,因隔离病房的防护制度,他无法像平时一样对患者进行肺部听诊,但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他从患者的呼吸音及呼吸机波形判断患者气道内有痰液潴留,他逐一为几名患者吸痰。经过近2个小时的详细评估后,他决定为其中2名危重患者进行气管镜检查。

气管镜检查对后续的治疗至关重要。但操作过程中,患者气道完全开放,医务人员近距离接触患者呼出的气体,职业暴露风险极大,降低感染风险的唯一办法是尽快完成检查。但是,穿着全套防护服,带着护目镜、几层手套,双手、双眼的灵活性大打折扣。这个检查是对操作者心理抗压能力和操作娴熟程度的双重考验。也正因为如此,此前这里的患者从未接受过气管镜检查。“我来吧。”孙兵一锤定音。

气管切开“我来吧”

当天下午14点,一名患者出现了严重低氧血症,值班医生尝试了呼吸机调整、俯卧位通气后,仍无改善。孙兵当即决定为其建立ECMO。

下午17点, 孙兵详细评估ICU中一名患者情况后,认定其气道管理存在一定难度,气管切开能够有效解决痰液引流等气道管理的问题。虽然有专家共识建议为避免医护人员感染尽可能不做气管切开操作,但为了患者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救治,孙兵还是亲自为1名患者采用微创经皮穿刺技术进行了气管切开。之后,他又为另两位患者也做了气管切开。

留取痰标本“我来吧”

留取痰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是呼吸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常规但重要的检查。但建立人工气道后在留取痰标本时需要断开呼吸机管路,此时,会有大量气溶胶自气道内喷出,感染的风险极大。

看到科里的护士有些迟疑,孙兵还是那句“我来吧”,就亲自穿上防护服,戴上正压头罩,进入隔离病房,亲自为4名患者采集了痰标本。在他的带动和感召下,护士们的担忧也逐渐减轻,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开始了各项规范的工作。

就这样,孙兵开始夜以继日地冲锋在一线,与死神“角力”。每天早晨,孙兵早早就坐在查房室开始查房,为每一名患者制定了全面而细致的治疗方案。查房后,他依然要穿上防护服进入隔离病房进行查体、吸痰和具体指导,直到下午1点左右才能出来吃午饭。3点与专家讨论结束后,再次进入隔离病房,查体、吸痰、操作,检查治疗方案是否落实、目标是否达到,直到晚8点多钟出来。晚九点多回到酒店,他的工作尚不能结束,还要再总结、反思患者的各项治疗与效果。

短短几天的时间,ICU的工作越来越趋于规范,四名危重患者的病情也逐渐得到改善。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