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正文

外出回家,哪些地方最可能带回病毒?专家一一告诉你

2020-03-01 16:54:03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目前,全国多地逐渐复工,越来越多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有人担心了,外出回家后,身上会不会沾染病毒呢?

(/整理)目前,全国多地逐渐复工,越来越多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有人担心了,外出回家后,身上会不会沾染病毒呢?

\
健康时报记者 牛宏超/摄

对此,健康时报整理发现,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湖北省新闻发布会等场合,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蒋荣猛、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副主任医师张鸿、上海疾控专家张玉成、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兴旺已逐一进行解惑。

头发:日常清洁即可

一般情况下,公众外出回家后不需专门洗头或消毒。目前研究显示,病毒对于一些外环境,如紫外线和热都是敏感的,外出到室外或一般的公共场所,头发沾到高浓度并且同时具有活病毒的飞沫可能性非常低,所以保持头发的日常清洁即可。

眼睛:外出不要揉眼

在外出期间,不要用手触摸脸部皮肤、口鼻眼等部位,避免因手造成病毒传播。

新冠病毒可能会通过接触传播,如果手沾染到病毒了,揉眼睛可能会造成感染,因此要戴口罩、勤洗手,有助减少个人感染的风险。

皮肤:病毒不会穿透皮肤

新冠病毒不能透过皮肤侵入人体。如果保持正确的洗手的习惯和勤洗手的习惯,是可以避免这些传播途径。

红外体温检测仪:交叉感染几率极低

红外体温检测仪常会测量额头、手腕或者脖子,根据红外体温监测仪的原理,不需要接触皮肤就能测出体温,测量的时候测量者和被测量者都佩戴了口罩,所以造成交叉感染的几率极低。

口罩:不要碰口罩外表面

使用过的口罩确实可能携带大量微生物,如病毒、口腔细菌等,可能存在感染风险。大家在摘掉口罩时,有几点注意事项:不要触碰口罩的外表面,因为可能会感染自己;不要触碰口罩的内表面(自己是病人),因为可能会感染别人;不要触碰别人使用过的口罩,因为可能会交叉感染;不要直接放到包里、兜里等处,因为可能存在持续感染风险。对于普通群众,因风险较低,使用过的口罩可以直接丢入垃圾桶。在处理完口罩后,记得认真洗手。

衣服:传染病毒几率极低

病毒通过污染衣物传染人的几率极低。如果不是去过特定的场所,如去医院探视过病人或接触过可疑症状的人,不需要对衣服进行专门消毒。另外,酒精喷洒在衣物上,遇到明火、高温、静电,都可能起火。建议不要将酒精喷洒在衣服上。

双手:可接触传播,勤洗手

病毒是通过飞沫或者接触传播,飞沫可以沉降到周围的物体表面,或者通过我们的手就有可能沾有病毒。比如,门把手、电梯按纽,可能会受到病毒污染。如果不洗手揉眼睛、抠鼻子,病毒可以通过接触的方式传播。

手机:外出使用后需清洁消毒

手机是我们高频接触的物品,确实要加强它的清洁和消毒。建议每次外出回到家后,关闭手机电源,等手机彻底冷却后,蘸取适量的75%酒精擦拭手机。或者使用其他对电子产品没有损害的消毒产品,比如用消毒纸巾擦拭手机表面,并做好手卫生。如果外出时没有使用手机,就不必要对手机表面进行消毒。

蔬菜:流水清洗后做熟吃

病毒通过飞沫、直接接触等方式污染到蔬菜、肉和水果的几率很低。蔬菜、肉、水果买回家后先用流水清洗。记得不要生食,蔬菜、肉类应炒熟吃,水果尽量削皮,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病毒在温度56℃状态下30分钟内就能被杀死,而炒菜等温度能达到100℃甚至更高。处理过后还是注意及时洗手。

鞋底:在门口换鞋即可

新型冠状病毒目前主要还是通过近距离的呼吸道飞沫传播或者接触传播,飞沫沉降到地面之后,就算鞋底有可能沾染到,病毒量也非常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对鞋底进行消毒,保持清洁即可,建议回家之后在门口换鞋。

私家车:做好通风换气

开私家车出门时,要做好通风换气,开窗通风时要注意保暖。车里应该常备口罩、手消毒剂或者消毒纸巾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用品。开车出去,下车去过公共场所又返回车辆后,建议用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如果有可疑症状的人搭乘私家车后要及时开窗通风,并对可疑症状的人接触的物品表面,比如车门把手、座椅或者方向盘进行消毒。

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戴好口罩别乱摸

乘坐地铁、公交、网约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一定要确保口罩覆盖住口、鼻、下颌且口罩周边充分贴合面部。而且必须注意,在车上要拒绝吃东西、喝水等一切摘下口罩的行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后,务必认真清洁双手和消毒。一定不要嫌麻烦,洗手时要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虽然循环使用的地铁票沾染病毒概率非常低,但为了避免可能的接触,我们推荐使用公交卡或手机APP来支付。

(运营:孙欢)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