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年度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 > 焦点新闻 > 正文

詹启敏:医学科技创新让疾病看得更早、更清、更准!

2017-12-29 13:26:18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医学发展除了需要科技创新,还需要学科交叉,医工结合、医理结合,医学通过和光学、电子、纳米、生物信息结合帮助自身的发展。

(健康时报全媒体报道平台记者 王真)新格局,新业态,新征程。12月29日,由人民日报社、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指导,人民网、健康时报社、人保健康联合主办的第十届健康中国(2017年度)论坛在北京举行。

在“新视野•院士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带来了主题为“科技创新与医学发展”的精彩演讲。

\
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

过去关注诊疗疾病,现在重视全面健康

“过去我们将疾病的诊断治疗作为中心,今天转变为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概念,关注从生命形成第一天起,一直到生命终结,关注整个生命过程的健康,包括母婴保健、儿童保健、成年保健、老人保健、临终关怀。”詹启敏院士表示,关注生命全过程,才符合大健康发展战略。

医疗服务质量与重大疾病现状不匹配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报告的数据,我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380万、死亡人数260万,其中,肺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的死亡率都排在世界第一位;每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375万;高血压患者有2.7亿;糖尿病患者超过1个亿,糖尿病前期1.5亿;慢性肾病人数1~1.2亿;风湿病超过8000万;老年痴呆1200万,每年增加3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8000万,其中一部分人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活动性结核550多万,世界排第二;还有传染病,像埃博拉、疯牛病、寨卡病毒……

然而,我们目前的医疗服务质量却与重大疾病的严峻现状不匹配。全世界经过评估,在195个国家中,我国医疗质量指数排名82位。“尤其在基层,医疗条件差、技术水平低,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挑战。”詹启敏院士说。

新技术、新装备、新药品源于科技创新

“目前临床用的西药95%最初专利来自国外,大型医疗设备95%由国外进口,临床标准规范指南95%借鉴国外。”詹启敏院士介绍,临床上无论是预防还是诊断治疗,任何一项新技术、新装备、新药品的出现,都是医学科技发展的结果,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百年前的医生看病非常简单,手上一个听诊器、一把手术刀、一个显微镜;1972年左右出现了CT,可以帮助医生更早期、更清楚地看清疾病,所以当年的诺贝尔奖颁给了CT,因为它的出现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现在的微创、手术机器人、大数据、精准医疗、分子诊断,让医生在诊断一个疾病的过程中看得更早、看得更清、也看得更准。

再举一个例子,过去做一个心脏手术要切开两条肋骨,10厘米的创口,30平方厘米的创面。后来经过科技创新,出现了微创,不需要用眼睛直接看到病人脏器里长了什么东西,对着屏幕就能看到。有的微创手术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异地进行。

“医学发展除了需要科技创新,还需要学科交叉,医工结合、医理结合,医学通过和光学、电子、纳米、生物信息结合帮助自身的发展。”詹启敏院士介绍,医学作为一个平台,其他学科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相互交叉和融合。医学与电子结合可以做手机、医疗装备;与化学结合,可以做日常生活用品、制药。所以,医学既是平台,也是出口,有助推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荆雪涛)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