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于康,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
王兴国,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
武韬,北京同仁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
蛋白粉:
小心高蛋白负荷
“蛋白粉一般是提纯的大豆蛋白或乳清蛋白等制成的粉剂,主要为缺乏蛋白质的人补充蛋白质。”于康解释,对于一些手术、创伤、多发性骨折等患者,营养科医生会建议其按照规定的剂量服用蛋白粉。另外,孕妇及胃肠道功能较弱的老年人也可适当食用。但应注意,蛋白粉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
“对于健康成年人,一般没必要吃蛋白粉。”于康强调,成年人每天需要50~70克蛋白质,完全可通过“吃饭”来满足。比如适量主食(男性6两以上,女性5两以上),1~2袋鲜牛奶或酸奶及豆浆,1个鸡蛋,3两瘦肉,2~3两豆制品等,就已经可以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了。
吃够了蛋白质,如果还额外补充蛋白粉,过多的蛋白质会经肾脏由尿液排出,无法起到营养作用,造成浪费。“长期如此,还会使人体处于一种‘高蛋白负荷’状态,不但对肝肾功能有一定损害,还可促进钙从骨质中溶解,增加钙的丢失。”于康强调。
补充蛋白质应先从食物中摄取,如鸡蛋、肉类及奶制品等,对于患病或亚健康人群,建议遵医嘱科学服用,而急性胰腺炎、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应完全禁用蛋白粉。
提醒:营养均衡才能促进健康,若一味补充蛋白质,使劲吃蛋白粉,忽视能量和其他营养素的摄入,则可能因缺乏能量而使蛋白质被迫作为“劈柴”燃烧供能,不能发挥其本身的生理功能,也可能因缺乏某些维生素而使摄入的蛋白质不能正常代谢,从而导致营养不良。
营养补充剂:
按照规定剂量吃
大家的健康意识提高了,营养补充剂的市场也火了,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片、钙片等都是其中的畅销者。
“这类营养补充剂能弥补膳食摄入不足但人体必需的一些营养素,对营养需求较多或吸收较差的人群,如小孩、孕妇、老人可适当食用。”王兴国强调,但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严格按照说明书上建议的剂量服用。
复合维生素片等营养补充剂的说明书上一般会注明“不得超过推荐量”,或“不能与同类营养素补充剂同时食用”。因为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等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摄入过多会造成中毒,对人体的危害可能比缺乏还严重。
这段时间感冒的人很多,有些人会每天用温开水泡一片维C泡腾片饮用。冬天摄入的蔬菜水果相对较少,可适当服用此类产品,但最好不要超过5天。
提醒:购买维生素等营养补充剂,消费者应认真阅读说明书,看清楚产品中各种维生素的配比含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建议购买正规大品牌的产品,咨询专业意见后按照规定剂量服用。
五谷营养粉:
低温烘焙营养好
不到一个月就是农历新年了,包装精美的五谷粉、山药粉等卖得很红火。
“营养粉冲泡后即可食用,方便易消化,老人喝些很好。”武韬说,很多袋装或罐装的营养粉价格不菲,但物非所值。某些厂家为了追求口感和延长货架期,常会加入香精、糖和麦芽糊精甚至过量的防腐剂等与营养无关的成分。因此,购买时一定要留意包装上的“配料表”和“营养标签”。看清产品的主要原料是什么,有益健康的成分的含量是多少。如果配料表中粗杂粮、山药等成分没有排在最前面,另外,营养成分表中的能量、脂肪及钠值高,蛋白质含量低,就要谨慎购买。
建议选择未经膨化、没有添加速溶剂,仅经低温烘焙后磨成的产品,能避免B族维生素等营养的损失。不过,这类粉剂加工时需过筛,会丢失表皮的营养。如果有时间,还是建议大家用各种粗杂粮自己熬五谷粥食用。
提醒:注意,五谷粉最好避光、低温、密封保存。因为加工过程中可能会破坏杂粮的表皮,其曝露在空气中更易吸水、结块甚至霉变,从而加快营养成分的氧化流失。
(运营:吴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