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董颖钰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近日国家卫健委举行发布会表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125万。经输血及使用血液制品传播艾滋病的病例接近零报告,艾滋病输血传播已基本阻断。
目前,不少人对输血和献血安全仍存在误解。日前就有一位网友在微博发文称,在深圳几次献血都未做过血液检查,并在文中表示“很多输血的病人被传染艾滋了”。
经过多方辟谣,该言论被证实为谣言,这位网友也为自己的不当言论负法律责任。
事后,深圳市血液中心通过官方微博发出声明称,无论是首次献血者还是多次甚至是上百次的献血者,每次献血都必须做初筛检测,全血要经过扎左手无名指的检测,机采需静脉抽血进行检测。献血后,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对每一袋血液进行经血传播传染病等项目的检测。
记者了解到,我国在2011年12月就提出对无偿献血者开展艾滋病毒核酸检测,目前已实现了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
这意味着,按照过去传统的方法,可能20天内检测不到的艾滋病病毒,在采用核酸检测办法后,差不多10天之后就能够检测到,从而降低了感染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发布的《2016年全球血液安全与供应报告》称,中国血液安全供应水平位居全球前列。
在中国,输血献血已经变得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