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6月08日> 总第1512期 > 07 > 新闻内容
教养,从好好说话开始
专栏作者 关 念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08日  查看次数:  

  我和女儿手牵手,路过菜市场中鱼肆门口,这里污水遍地,鱼鳞、鱼泡、污血等黏糊糊的东西堆在角落,一股腥臭扑面而来。卖鱼的小贩蹲在门口“吸吸溜溜”吃面条。女儿高喊“太臭啦”,捂嘴捏鼻开始跑。

  过后我问她:“你说太臭了合适吗?”她说:“明明就很臭,为什么不能说?”我想到“敏于事而慎于言”的君子言行准则:“你说了,伤别人的心,让人家很难堪。要是有人说你家真脏真臭啊,你高兴不?”她说,当然不高兴。

  说话前先想想,如果言语能伤害到别人,这种损人不利己、有失宽厚的话就别说了。好好说话是对人的尊重,尊重的前提是心中得有他人。

  很多人认为小孩子说实话童言无忌,无伤大雅,当我批评惩罚女儿的时候,旁边的一个妈妈也阻止我说“小孩子不懂事,长大自然就知道啦。”长大了真的会无师自通吗?并不是这样的。

  逛街时,看到一个正在试衣服的女人对坐在沙发上低头玩手机的十五六岁女孩说:“宝宝,看看我穿这件衣服怎么样?”女孩抬头扫了一眼说“赶快脱了吧,丑得看不下去。”妈妈很淡定地脱了衣服,谈笑自若地说“不要了”。

  她们走后,店员们满脸讥讽:“养得啥孩子,少调失教!”我把这些讲给同事听,他们一致得出结论:每一个没有教养的孩子背后就有一个没有教养的父母。你的一言一行就是你的名片,不经意间就会被人狠狠鄙视。

  如果你真正了解了人性,语言表达自然会渐然成熟,即使没文化也会是个会做人会做事的人。

  听一个专家讲课,她的功力深厚,语言幽默,结束时说:“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讲清楚了”,这和我之前听过的有很大不同,我平时听到的和我自己常说的都是“你们听明白了吗?”,而这个专家却是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讲课内容我已经忘了,但是她低调谦逊的大家风范却一直留在我心中。说话一般要以对方为中心,但凡是涉及双方的事,责任往自己身上揽,权利让给别人,是原则。

  有对夫妻吵架,只因一句话闹到了快要离婚的程度。事情是这样的,妻子把水杯放在桌边,丈夫走过碰碎了,妻子张口就训“你没长眼啊”,丈夫回“都怪你放的不是地方”。假如妻子的话是“是我不好,放错了”,丈夫回“是我不小心”,那么,一场干戈就会消于无形。

  与一些人对坐,如沐春风,不知不觉你就接受了他的观点;与一些人对坐,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米饭里的沙粒或者骨鱼片里未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改变思想的第一步从改变语言开始,然后改变行动,养成习惯,直至改变性格,好性格是幸福的基石。   相关阅读

  懂分享不要争对错

  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分享。如果不分享,两人在同一屋檐下也会像陌生人一样,而这种强大的空虚感,最伤感情。

  语言交流是最重要的分享方式。相爱的人不能好好说话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不明白大多数的语言是为了分享,而不是讨论和讨教。不懂爱的人,总是太喜欢争对错、谈观点,而不是用心去感受亲密关系中最可贵的东西,分享。

  无论母子一场,还是夫妻一世,所谓亲密,就是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愿意感知你的喜怒哀乐。你言语中所有的怂与恶,只是暂时的冲动,而不是长久的三观。亲密,不是永远在对方面前表现最好的一面,而是不惮于表现最坏的那一面。摘编自健康时报总第1461期13版《懂得好好说话的女人更迷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