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2月27日> 总第1485期 > 04 > 新闻内容
用食物奖励孩子慎用!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马冠生 许艺凡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27日  查看次数: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马冠生  许艺凡

  “你好好学习,考好了带你去吃麦当劳或肯德基!”日常生活中,家长用食物奖惩孩子的做法还很常见,并不是好习惯。

  有调查发现,有29%的父母用给予某种食物的方法来奖励孩子好的行为表现,例如在孩子打扫完房间后,给孩子一块巧克力作为奖励;23%的把不给孩子吃或买某种食物当作惩罚;10%的家长用食物来安慰孩子,例如孩子受到委屈时,给孩子买点好吃的食物;还有的家长把食物当作得到另外一种食物或做某件事的前提条件,例如孩子想玩游戏机或外出玩时,要求孩子先喝完牛奶。在用于奖励目的时,75%的家长使用甜食,40%的使用糖果,32%的使用水果等。

  这种把食物当作奖惩手段的作法可能会解决一时的问题,但是长此以往会影响儿童少年的饮食行为习惯,不利于他们正确饮食行为习惯的培养。观察发现,把喝牛奶当作玩游戏的一个前提条件,会引起孩子对牛奶的厌恶感,但不会影响孩子对玩游戏的兴趣;用巧克力作奖励时可以增加孩子对巧克力的喜好。经常使用食物作为奖惩,会使孩子形成食物偏爱,例如不爱喝牛奶,爱吃快餐、甜食等。

  而且,有国外的一些研究显示,经常被家长用糖果、零食等食物安抚哭闹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在情绪低落时出现暴饮暴食的行为。因为家长的这种安抚行为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传递一个信号:食物具有安抚情绪的作用,进而让孩子在将来遇到挫折时更倾向于采取这种方式来寻求安慰。

  因此,孩子吃任何食物,包括零食时都尽量应该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让孩子专心地进餐。家长可以准备水果、黄瓜条、胡萝卜条等健康的零食提供给孩子,有助于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