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2月13日> 总第1483期 > 07 > 新闻内容
有种心脏病 或是惊恐障碍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13日  查看次数:  

 
心理门诊:我平时工作特别忙,生活作息不规律,喝酒应酬、通宵加班也是生活的常态。
    有一天,我正忙于工作时,突然感到心慌、胸闷,胸部压迫感,家人把我送到医院后,并没有发现任何心脏病指征,急诊科的医生建议我到心理科就诊。我到底怎么了?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赵勇智:你或许患上的是一种心理疾病,叫“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障碍”,其主要特点是:突然发作的、不可预测的、反复出现的、强烈的惊恐体验,一般历时5~20分钟,你可能会体验到濒临灾难性的害怕和恐惧,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惊恐障碍,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在发病率方面,女性高于男性,起病呈双峰模式,第一个高峰出现于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第二个高峰出现于45~54岁。
    一般患有惊恐障碍的人在临床表现上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惊恐发作,突然出现的急性焦虑症状;预期性焦虑,在焦虑症状的缓解期因担忧症状的再次出现,而出现各种紧张、担忧、恐惧、回避行为,因担心症状发作时没有人能够及时帮助自己而回避社交活动、不敢一个人外出。
如果你一旦确诊了惊恐障碍,就应该及时进行专业治疗,切莫放任不管。因为根据资料统计,约40%患者可共病抑郁障碍,此时预后变差,为此及时治疗对于惊恐障碍的预后恢复极为重要。
    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在惊恐障碍发作时,药物治疗可以快速控制症状,帮助患者回归平静;而心理治疗则帮助患者学习应对焦虑的方法,如放松训练、行为管理,以应对预期性焦虑和回避行为,并进一步改善性格中容易引发焦虑发作的因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