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只是场小感冒,没想到竟是感染了“超级细菌”,差点要了她的命。1月29日,20岁的小文(化名)刚从ICU转入普通病房。在此之前,她在ICU里整整抢救了21天。
以为只是小感冒
却让她奄奄一息
小文是浙江省一名大学生,一月初为了备考期末考试,她连续好几天熬夜。再加上本来就是流感肆虐的季节,平素身体很健康的小文也“中招”了,全身酸痛乏力,还出现发烧的症状。
以为只是普通的“小感冒”,只要多喝水多休息,很快就会好起来。于是小文就在宿舍里躺了两天,结果不但没有起色,反而越来越厉害,连续好几天咳嗽,体温达到40摄氏度。
1月9日,小文来到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就诊,CT检查提示肺部有小片状炎症表现,这意味着肺部明显感染,医生立刻安排她住院治疗。
没想到入院后不到半天,小文病情就迅速恶化,出现胸闷气急的症状,氧饱和度逐渐下降,出现了呼吸衰竭。医生不断为她增加吸氧量,但她还是觉得喘不上气。后来经专家会诊,立刻转入ICU治疗。
100%纯氧条件下体内的氧分压才勉强达标、持续高烧超过40摄氏度、CT复查提示两肺几乎全部实变、炎症指标非常高……ICU主任王灵聪敏锐地察觉到,小文感染的可能不是一般的病毒或细菌。ICU立即组织了全院讨论,初步拟定了针对阴性菌、阳性菌以及流感病毒全覆盖的抗感染治疗方案。
感染“超级细菌”
48小时生存率为63%
就在小文转进ICU的第二天,她的痰液培养结果出来了,原来她感染的是一种名叫MRSA的“超级细菌”。
MRSA的医学全称叫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非常强,它会破坏肺结构,通俗来说就是会把肺“吃”掉,且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患者大多为青少年,先期常常有流感样表现,病程呈爆发性。
有数据显示,感染MRSA的患者48小时生存率仅为63%,美国2006~2007流感季节所出现的感染者当中,51%的患者在出现症状后平均4天死亡。
就在去年11月11日,四川一名17岁男孩也感染了MRSA。他因感冒咳嗽,被同学送到当地医院输液治疗。
一天以后,他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还恶化到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后来,他被转送至成都接受治疗,经诊断,明确为感染了MRSA。抢救了十多天,医药费将近用了27万。
持续21天的战役
成功击退MRSA
明确小文的病因后,ICU立即更改抗生素方案,全方位对MRSA进行“围剿”。然而,并发症果然很快接踵而来,气胸,气道大出血……MRSA不甘心束手就擒,还在小文的体内试图反扑。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在跟MRSA的一招接一招的作战中,小文的病情一点一点稳定下来,体温慢慢地恢复了正常,呼吸机支持力度也渐渐降低到了脱机水平。更令人欣喜的是,排查心脏等重要脏器,没有发现MRSA感染的迹象。
这一切都显示,小文在逐渐良好地恢复中。1月29日,小文平稳地转出了ICU。这一天距离小文入住ICU,已整整过去了21天。预计一周后,小文就可以出院了。
普通人不必太过担心
感染“超级细菌”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感控科主任王选锭教授看来,对于普通人来说,超级细菌既近又远。近,是指它广泛存在于周遭环境中,最常见的是医院ICU。远,则指即使接触了或者体内培养到了所谓的超级细菌,真正发生感染的概率并不高、致死的概率更低,“不需要过度害怕超级细菌。”
未来超级细菌导致“无药可医”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多,根源还是和过多使用抗生素有关。提倡合理使用抗生素显得十分重要。
“除此之外,还特别要注意进医院后的手部卫生,有助于远离超级细菌。”王聪灵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