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1月16日> 总第1475期 > 09 > 新闻内容
把夫妻变成最佳拍档
心理咨询师 艾 秦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6日  查看次数:  
 
    “股神”巴菲特有个“最佳拍档”——查理·芒格。在过去的45年里,他和巴菲特联手创造了有史以来无数投资神话。
巴菲特曾在书中这样形容他心中“最佳拍档”的标准:“首先,他要比你更智慧,并且让他知道你欣赏他的智慧;其次,在你犯下损失惨重的错误时,他既不会‘事后诸葛’,也不会生你的气;他还应是个慷慨大方的人,努力工作,不计报酬。最后,这位伙伴还会在漫漫长路上能不断地给你带来快乐。”
简单总结下就是:第一,比你有智慧;第二、在你犯错时不抱怨不生气;第三、为你付出不计回报;第四、给你带来很多快乐。其实,这四条,同样适用于婚姻关系。你会发现,几乎所有恩爱夫妻都是在终生践行巴菲特这四条关于“最佳拍档”的信条!
  
眼中有爱:
看到TA的闪光点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觉得你的爱人比你聪明,比你智慧。如果在5年前,我一定不会承认太太比我聪明,比我智慧。那时的我,总是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太太的短处,看太太几乎一无是处。
而现在,我从太太身上看到了极多的优点,她很开朗,遇事积极乐观,在处理复杂事物时考虑周全,有决断力。
    这些优点并非我太太这几年才有,只是原先我对此视而不见。
我们为什么没有发现的眼睛?答案很简单。因为几乎所有人在交谈时,都希望对方关注的焦点落在自己身上,但婚姻是一个相互磨合和匹配的过程,是双向的互动的,只有多把目光投向对方,才会让我们发现对方身上不同的美。
    上帝对每个人都很公平,给了每个人不同的恩赐。如果你不承认你身边的TA比你有智慧,不是因为你身边的TA不够聪明,而是你缺乏谦卑,而谦卑能带来真正的智慧,能让婚姻更和谐。
嘴下留情:
别做“事后诸葛”
    “我不是早告诉过你……”“你要是早听了我的,还会这样吗?”是不是对这些话语很熟悉?当另一半犯错时,我们习惯性脱口而出这样或那样的抱怨和责备。
如果别人犯错,我们仿佛一下子会变得很“聪明”,仿佛如果是我们面临同样的情况,我们就不会犯错,至少绝不会行事如此“愚蠢”。
可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同样的情形下,我们不能保证一定不犯错,也不能保证做得比他更好。即便是真的有“先见之明”,最好不要去指责,去挑剔,因为指责和挑剔本质上是一种情绪的挑衅,对问题的解决没有实质性帮助。
这些充满情绪的话只能点燃情绪火焰,对于解决问题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再说,有谁不是在错误中成长的呢?这个世界不存在不犯错误就能一蹴而就的学到点什么的捷径,我们都是在错误中学习,在失败中成长。围城中行走,更要彼此搀扶,携手相伴。
心怀感恩:
不漠视TA的付出
结婚了,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还需要说谢谢吗?要的。
如果我们习惯于把对方的付出看成是理所当然的,那么我们就很难看到对方的付出。TA做什么都是应该的,TA理应这样对我,TA理应服务我,满足我一切的要求。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相处模式,你身边的这个人不是你的爱人,而是你的奴隶。
两个人相伴,既要互补也有独立,更要维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仔细想想你们一路走来的日子,一路上的相伴和搀扶,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TA为你做的每一顿饭,每一句关怀的话语,每一个欣赏的眼光,都应当成为我们可以感恩的事情。
    你可能会认为彼此太熟悉,感恩是一件过于官方的事情,说一句谢谢太尴尬。但感恩未必以“谢谢”单一的方式表达,一个拥抱,一顿精心的晚餐,都是感恩的方式。
感恩越多,感知到的幸福也越多。
手握快乐:
用心点亮平淡生活  
“七年之痒”不是谬论。很多人用味同嚼蜡的婚姻证实了这点。陌生而新鲜,熟悉而厌倦,这符合人性,符合本能。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夫老妻无可救药。
与其跟不同的人经历相似的风景,不如带着同一个人去体验未知的世界,新鲜和浪漫,都要靠双手去制造,用心去点亮。比如关注TA的喜好,探索他的内心。
大多数时候,我们所做的,往往是我们认为应该做的,而不是对方所需要的。比如TA最需要你的陪伴和关爱,而你表达爱的方式是给她买包买衣服,比如他最希望得到你的肯定和鼓励,而你一回家就是围着锅碗忙活,收拾房子做吃的。
芒格说“成功的投资只是我们小心谋划、专注行事的生活方式的副产品。”成功的婚姻也是如此,当我们明白彼此真正的需求时,我们就能专注做那些能让对方感受到快乐的事,这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真心。只有在乎,才会懂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