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咸丰六年丙辰春闱期间,流传着一个半枝人参夺得了状元的故事:翁同龢是当朝大学士翁心存的第三个儿子,而孙毓汶是户部尚书孙瑞珍的儿子,两家都夺魁心切,意图为其家族锦上添花。按照大清惯例,殿试前夕,参加殿试的贡士,如果住家离殿庭稍远的,都要借宿朝门附近亲友家里,以便第二天清早能及时进入隆宗门。
那时,孙家宅第就在皇城附近,而翁家则比较远些。当晚,孙家很大方地邀请翁同龢到他家吃饭留宿。席间,频频劝酒,絮絮畅谈,席散后,孙尚书又邀请翁同龢到他的书斋里,把殿试一切规矩,不厌其烦地一一指点,直到深夜,直到翁同龢两眼困倦,孙尚书才促其就寝。谁知,刚睡不到一刻,庭前突然爆竹声大作,接连不断,终夕不能成寐。
考试中,翁同龢刚开始还能抖擞精神,可到了执笔誊抄时,已没了精神,坐在地下,摇摇欲坠!突然,翁同龢猛记起临来时,父亲给了他的两枝老山人参。他急忙找了出来,折下半枝,填入嘴中咀嚼起来。不一会,就觉精气流贯,神志奋发。考试结果出来后,翁同龢第一,授修撰;孙毓汶第二,授编修。
事后,翁同龢才始悟当日孙家留饭留宿之意!幸亏老父亲更胜一筹,半枝人参助他抡元夺魁。摘编自2015年6月11日中国中医药报《“人参状元”翁同龢》刘永加/文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陈燕清点评:补气药很多,但人参是最突出的。像乏力、感觉疲倦、精力不够的以及经常在空调屋里,爱吃冷食的人群,都可以吃一点人参。但由于每个人的耐受剂量不一样,在进服之前,可以少量试吃。一般来说服用量是每天小于或等于3克(孕妇、及儿童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