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根据多年观察,与一些老同志交流,自忖做一些改变是可以过好退休生活的。
摆得正心态
在职期间,人们在事业发展中追求进步,总想干出成绩,实现个人价值,不辜负组织期望,这是正常的。
退休了,就要着意“退步”。不能退而不休,或休而不退。
当然,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水平,身体条件,继续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发挥点余热,也无可厚非。但还是要改变进取的心态、在思维方式上变“进”为“退”。
对哗众喧嚣、社交应酬、街谈巷议,工作中建立的微信圈,要退避三舍;对生活中无伤大雅的磕磕碰碰、工作中无关大局的恩恩怨怨、交往中无关原则的是是非非、对问题看法的无谓争论,要退让三分;对社会上的奇谈怪论、网络上炒作的热点、舆论关注的焦点、微信上转发的观点,要退而三思。
平得好情绪
不能把更年期的焦虑、工作繁忙时的压力、遇到矛盾和问题的不好心情带入退休生活。
不能做事事看不惯的“愤老”,听风是雨、点火就着、动辄拍案、经不住事。也不能因退休缺少约束,就口无遮拦、妄议传讹、言行失据。上岁数的人,意气用事、情绪激动也耗元气、伤身体。
遇事息神静气、不急不恼;办事稍安勿躁、稳妥扎实;经事泰然处之、处惊不变。修炼得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猛虎趋于后而心不惊。
放得下架子
在工作起见,由于身份的界定、岗位的要求、单位的形象决定并约束着公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话语方式和行为模式。就是人们常说的“架子”“官谱”。
退休之后,身份已成过去,岗位职责卸下,要想真正成为平头百姓,首先真心与人平等交往,这就包括及时改变话语方式和行为模式。否则,客气的说你是“摆谱”,粗口的骂你是“装X”。
踏踏实实过平民生活,吃喝拉撒、柴米油盐、买菜做饭,过去碍于面子不做或不屑于做的家务,现在就是生活常态。还像过去那样硬撑,不是增加老伴负担,就是与自己过不去。
耐得住寂寞
退休后,团队的氛围、集体的环境没有了,工作停止了,找的人少了,变化最大的是从热闹到冷寂。
于是,外出旅游、上老年大学、参加各种活动都是吸引老同志的方式,但时间最长的还是在家独处。把这一段也过好了,老年生活才是充实的。
读看写画、兴趣爱好、锻炼身心……都是老年朋友的选择,甚至品品茶、咂咂酒、散散步、发发呆也是一种闲暇。只要心胸开阔、乐观豁达,即使夕阳参照,仍可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