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常跟我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突然就老了。“有时真不想照镜子,镜子上人怎么突然成老头儿了?我不看镜子时候真以为自己还是二三十呢!”说完,又焦虑又困惑,像个小孩儿。
我倒觉得老爸这心态挺好。人家想要这样心态还要不来呢?活着不仅看皮囊,也看内心。人老心先老,如果一开始就给自己预设了年轻这堵墙,那身体的衰老只会加速。长期的老年医学考察发展,长寿老人往往都能做到到胸怀开朗,处事热情,常常感到自己生活很充实、满足。
好心态正是让衰老减速的关键。
有人因平淡的心境长寿,同样有人因不灭的好奇心不老。一辈子不消停,冰心说:“生命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十几年前,我说过,生命从80岁开始。”
1987~1989年三届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平均年龄为63岁。这说明获得诺贝尔奖金的难度在增大,也表明人类智力高峰在年龄跨度上又产生了大幅度后移,60岁的人仍有机会做出重要贡献。
有健康的身体,有良好的心态,努力追求生活的乐趣而不是用“老了不折腾了”为借口来得过且过,也不用衰老和创造社会价值与否来否定自己存在的意义,老年人一样可以拥有令人羡慕的活力。
情绪与理智既对立而又互相包容。保持年轻化的社交(多交年轻的朋友),保持向外的开阔心态,就能让身体的衰老跟着慢下来。
当然,好心态并不是说就要和年龄死磕。坦然,也是一种好心态。
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对自己的学生说:“当我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儿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儿。我乐于接受自然赋予我的一切权利。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因为我也有过。”
好心态,不是向年龄认输,也不是咬牙不服老。好心态,是感恩时间的恩赐,感恩时间带给我们丰富的阅历和体验,专注投入到这个年龄段应有的生活中去,感受这份乐趣。从当下开始,过好每一天。
很多老人感到晚年无趣无聊的原因在于,他们太“端着”了。做个“老顽童”未尝不可。
幽默也是家庭生活中的和谐剂,幽默能淡化家庭矛盾,让紧张的情绪放松,还能起到自我宽慰的作用。所以,老人不妨适量参加些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比如书法、音乐、戏剧、绘画、养花、集邮这类互动,不仅可陶冶情操,还能融洽并扩充交际圈,无论是和家人,还是和朋友、同学、战友。老了,最忌讳一个人待着,要乐于当个“顽童”。
老年人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常在好友中宣泄,互相安慰,有助于心情舒畅,对保持心理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老人无需自卑,老人自有老人优势。
在你成了时间富有者之后,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原来想干而不能干的事情,但也要注意量力而行,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