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奶油蛋糕、爽口的冰淇淋、香喷喷的爆米花……这些美食除了美味,还都含有“可怕”的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真的如某些报道所说是餐桌上的“定时炸弹”,危害堪比杀虫剂吗?近日,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与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邀请有关专家对反式脂肪酸进行了客观公正解读。
油脂中含有多种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是植物油不完全氢化得到的,属于不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饮食摄入主要来源有牛、羊等的肉、脂肪、乳和乳制品以及天然油脂和植物油的加工过程(部分氢化),食物煎炒烹炸过程中油温过高且时间过长也会产生少量反式脂肪酸。少吃反式脂肪酸没错,但是反式脂肪酸要一丁点也不吃几乎做不到。
对于反式脂肪酸的危害,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表示,其危害真正有科学依据的就是过量摄入可增加心脑血管患病的风险,但目前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导致其他方面(肥胖、癌症、糖尿病、生长发育、生殖健康等)的危害。
而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的数据,中国人平均每天吃的反式脂肪是0.39克,相当于供能比为0.16%,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值(小于1%)。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曹雁平指出,由于氢化植物油脂熔点高、氧化稳定性好、货架期长、口感好、易储存,主要应用于焙烤食品、糖果,还有饮料、冰淇淋等领域。很多人一提到这些食物,就把它和反式脂肪酸划等号,这是错误的。目前经过工艺改良,完全能把氢化油脂中的反式脂肪酸降到很低甚至到0。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补充,“很多人误认为人造奶油含反式脂肪酸,天然奶油是健康的。然而,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天然奶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平均为2.53%,而人造奶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平均为2.18%。”
在中国,如果100克或100毫升预包装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3克,就可标示为“0”,可尽量选不含反式脂肪酸或含量低的食物。不过,即使这些食物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不高,也不要放开吃,毕竟这些食物往往热量很高,少吃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