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焦虑、愤怒、自卑,这些我们看似主观的情绪,怎么会跟食物有关呢?
邱锦伶:当然有关系呀,“万病由心生”,心灵择食是从身体的症状反推回来。举个例子, “心脏无力”,很多人因为长期优质蛋白质摄取不足,不吃淀粉,心脏不能补充到足够的营养素,加上身体日常运作的正常耗损,很容易心脏无力。心脏无力的人容易担忧、多疑、容易负面思考、抗压力差、常常疲惫对什么都提不起劲。如果这样的人开始认真吃优质蛋白质,吃淀粉,每天吃够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素,把心脏功能调理好,就会感觉到身体有活力,遇事也会正面乐观的思考问题。
健康时报:心灵择食、食物影响情绪,食物的魅力为何如此大?
邱锦伶:食物是很有意思的,通过正确认识、食用食物,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同样是羊肉,应了那句古话“病从口入”,如果是烤羊肉串,羊肉炉这些放了上火调味料高温炭烤、久煮的羊肉就是劣质蛋白质,这样的反式脂肪酸吃多了容易引起脂肪肝,人会上肝火,上肝火会影响睡眠,比如失眠、浅眠多梦,也会引发皮肤过敏;早上起床有眼屎、眼睛干酸痒;嘴容易破皮、口臭;手脚及脸部皮肤颜色会暗沉;脸上长黑斑,有皮下脂肪瘤;便物颜色深、干、硬。上肝火在情绪上反映的症状就是暴燥、易怒、易发无名火。但按照择食的烹调方式,烹调时间不超过15~20分钟、不放上火调味料的羊肉就是优质蛋白质,它富含左旋肉碱,能提高肌肉的耐受力和爆发力,我经常建议我的学生,如果身体特别疲劳的时候,可以在餐厅点一块中小火煎的羊排,调味料放盐巴或清酱油即可,可以快速补充体力
健康时报:那对于我们健康状况可能不那么好的老人,您有没有什么建议?
邱锦伶:对于老年人的饮食建议,其实也是择食的基本原则,三餐遵循有肉有菜有淀粉的基本原则,水果在早餐吃替代早餐的蔬菜。老年人因为自然规律,内脏功能自然老化,基础代谢率也相对低,所以要注意:忌口寒性食物,蔬菜水果不要多吃,以免体质偏寒造成基础代谢率低。
60岁以上的人优质蛋白质平均每天减掉40克的肉, 60岁以上肾脏功能明显减弱的老人要减掉60克的肉,再分成五份按2:2:1分配在三餐里。作为优质蛋白质的肉类的选择标准是羊肉好于猪肉、猪肉好于鸡肉,牛肉易上火不宜吃。
淀粉不要过量,很多老年人早餐、晚餐喜欢喝粥,觉得好消化,但是这样就营养素吸收不够啦!另外,建议老年人淀粉吃抗性淀粉比如说隔夜米饭,抗性淀粉的糖分不容易被身体吸收,可以减少糖分的摄入预防糖尿病,也是糖尿病人可以少量食用的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