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原料紧缺,中国阿胶企业纷纷将海外作为原料采购目标地,被戏称为“满世界找驴”(3月31日健康时报23版《阿胶价格疯涨,驴皮稀有难求》)。
日前,东阿阿胶集团董事长秦玉峰对环球时报记者做出回应,称中国企业在海外进口驴符合市场国际化的需要,也有助解决一些地方驴数量过多的问题。且从伦理道德上说,中国人买驴皮制中药,比拿动物皮做包强。
秦玉峰说,随着市场的国际化,依靠单纯的中国资源很难满足全球对阿胶的市场需求,利用全球资源满足全球需求是合情合理的。这种全球范围内的市场需求也并非只限于华人群体。以印尼为例,当地55%的市场需求来自非华人群体。
“可以大量进口牛为什么就不能进口驴?”秦玉峰又以澳大利亚为例说,澳洲等地驴的进口同样是双赢的好事。“能为当地解决就业困难,还可以带来新的经济增长。”
十年前不到100元一斤的阿胶,现在要2000元左右。2016年11月,阿胶迎来第17次涨价。
11年来,阿胶价格一路上涨。阿胶企业解释:国内毛驴的存栏量逐年下降,直接导致阿胶主要原材料毛驴皮的采购成本不断上升。
根据最新的国家畜牧统计年鉴数据,我国毛驴存栏量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1100万头,下滑到了2013年的500万头,并且还在以每年约30万头的数量下降。与毛驴数量急剧下降相对的是,阿胶类产品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消费者对阿胶的需求也节节上涨。有调查显示,民众最期待的滋补品阿胶占第一。 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