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2月07日> 总第1382期 > 22 > 新闻内容
在日本找关系看病
佟晓宁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07日  查看次数:  

  我办了一件作为我们中国人看起来很正常、但作为日本人却不正常的事……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一位在日本钏路市的中国朋友上午给我(本文作者在日本行医)打电话,告诉我她的老公心电图检查不正常,想找我们医院的原田院长进一步检查治疗。

  我联系了院长负责预约门诊的中屋秘书,说明了情况并约到了后天来诊,与此同时,秘书提醒我最好和原田院长说一声。到此为止,我没有认为有任何不妥。

  中午,我遇到了原田院长,向他说明了情况并请多关照,他问我病人的心电图是在哪里做的,我告诉他是在伊势内科诊所检查的。这时原田告诉我,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让病人再到伊势内科诊所治疗。我有些迷茫地看着他,作为下属的我也只能连连答应着没问题。接着我向我的朋友说明了情况,并表示抱歉……但是,我仍然不明白为什么人家点名来找你看病,你却拒绝呢?在我们看来,病人群越庞大,不是越说明这个大夫有名气吗?那原田院长应该高兴才对啊!百思不得其解,我只能向秘书讨教。

  中屋秘书跟我慢慢道出了原委:“首先,一开始其实我就觉得不妥,但作为秘书,我没法直接开口给您这种建议。在日本,病人通常都会比较固定一家医院一个医生看病(当然,我指的是同专业领域的疾病),这样不同医院的医生之间也都不会互相为难,即使想到另一医院就诊,也都要目前的主治医生写介绍信才可以换医生。另外,最重要一点就是,病人通常都是提前三个月预约门诊,也就是这次看病的同时预约下一次来诊的时间,而您这样口头就向原田院长介绍一位患者,那么对其他等了3个月常规复查的患者岂不是不公平?当然,如果是急症的话一定是会优先的。”

  听到这里,我不禁问了一句“难道患者没有选择医生的权利吗?”“当然有,那就请不要通过您的介绍,请按照正常的手续来这边就诊。”“佟医生,如果这样靠关系介绍病人过来的话,周围人对您的评价也会不好的。”我不得不陷入了深思,“找关系”在中国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在日本却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事后,我又找到其他医生同事交流,才真心体会到了一些基本现状。

  患者不能多问问其他医生的意见吗?当然可以,但是通常情况下都是由首诊医生先给其他医生写病情简介,并介绍该患者到那位医生那里去就诊。

  我在这里临床工作将近1年,还发现一个问题,每当门诊患者检查结果出来被告知需要手术治疗时,不能说百分之百,但绝大部分的患者一定会接受医生的意见,并选择在目前所就诊的医院进行手术,要知道我所在的医院可是北海道的一家乡下小型医院。我在国内工作时,印象当中患者及其家属当检查出需要手术的疾病时,第一反应是“这手术哪儿做得最好?”接下来就是给各种朋友打电话“你认识哪个医院的谁谁谁么?”没错,我也做过同样的事情,自己的亲人病了,当然希望得到最好的救助,这一点错也没有。

  确实,有一点必须强调的是,日本的医疗资源分配相当合理。在中国,大多医生都削尖了脑袋往大医院钻,然后一待一辈子,为什么呢?因为平台好,手术多,技术高,最主要收入也好(三甲一定比社区医院挣得多吧?)。但在日本相反,越是偏远地区的医院收入越高——我认识的一位远赴石垣岛行医的医生,其年收入是一般城市医生的2.5倍。这些大概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据微信号“医学界”(yixuejiezazhi),佟晓宁/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