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10月25日> 总第1355期 > 07 > 新闻内容
协和三剑客的心理之道
健康时报记者 李桂兰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5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记者 李桂兰

  谭先杰:人是需要发泄的

  作为一名肿瘤科大夫,还是妇科肿瘤的大夫,每天面对那么多病情严重的病人,工作压力能不大吗?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谭先杰说了自己亲历压力的故事。“1998年,当住院总的时候,一个病房,不到五个月就送走了13个病人,差不多是每过两天就要送走一位病人。可想而知,可即使这样,压力还是能够被冲淡的。”

  怎么冲淡?又被什么冲淡呢?

  谭先杰认为,一方面,当自己医治的患者在治疗后病情改善了,他们在出院时会对你表达感谢之情,这个时候你的压力就会被患者温暖的言语给冲淡。另一方面,在压力真正大的时候,他还会用小时候经常用的方法,跑到山上面,在没人的地方使劲吼几声。

  “我还把我的解压办法送给了儿子,我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天天回来说自己不想上幼儿园,一直念到睡觉。我就把他带到北京一个郊区的地方,对着大山喊,我不上幼儿园,喊十遍,声嘶力竭。回来之后,他再也不说自己不想上幼儿园了。”谭先杰建议,在城市里,其实也可以在车上喊,稍微发泄两声没有问题,人是需要发泄的。

  冯唐:把心放开

  冯唐,著名作家,因“万物生长三部曲”而被大家熟知,其实他还是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毕业于妇科肿瘤专业,跟谭先杰教授两人互相称呼师兄弟。

  冯唐在临床时就有一个发现,很多易得癌的人,特别是妇科肿瘤病人会呈现出较特别的特征:往往都是好人,把委屈搁自己心里,总替别人着想。得癌的最大因素,出生遗传因素除外就是心理因素。冯唐笑称:“像我妈那样的基本得不了癌。我妈的特点是把心里的烦心事给我骂五遍,别人烦,她不烦,她好了。”

  你心里越放不开,越容易得癌,你越放下越不会得癌。听上去有点不太科学,但是实践中真的觉得这个管用,把心放开,人变得很淡定,内心要强大。“如果从宇宙的角度来看,我们都是尘埃,都是沙砾,都毫无重要性。从历史的角度,只有个别人不是尘埃,我们多数都是尘埃,认识到生命的不易是很多幸福的开始,别想那么多。”冯唐感叹道,多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了解自己,了解了解世界,对自己形成正确的三观,正确处理身体、处理别人、处理自己是有好处的。

  马良坤:做好自己的事

  现在的社会女性往往结婚年龄比较晚,大家基本都30多以后生孩子,成为以往意义上所谓的高龄产妇,而且又有二孩政策,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马良坤引用心理老师的一句话“世界上的事分三种,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做好自己的事,少管别人的事,不管老天的事。”

  高龄女性流产几率比较大,自然流产是老天的事,你自己没有办法确定的。尽量做好自己,让自己更健康,心理很好,夫妻感情很好,营养状态很好,不要让自己超重,有一个很好的健身习惯,瑜伽、游泳、跑步,让自己活力充沛一点,不要老气横秋。看书是可以的,不要老看电脑或者往沙发上一陷,这样恶性循环不是很好。

  所以,马良坤的经验是:做好自己,整个人更健康一些,再做一些必要的检查,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剩下的,就是放胆去怀。

  高龄女性也有自己的优点:成熟了。不像20几岁的丫头片子,没见过事,一惊一乍的,高龄产妇会比较依从大夫的医嘱。马良坤认为,“多想想自己的好处,尽力做到最好,做到身体、心理跟周围所有的关系最好,然后去等待那份缘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