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张斯文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发布了《总局关于修订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2016年第140号)》,公告附件中说明了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修订要求。
公告要求在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禁忌项目中添加“新生儿、婴幼儿禁用”,并要求在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和注意事项。也就是说,新生儿黄疸将禁止使用茵栀黄注射液进行治疗。
茵栀黄注射液方出茵陈蒿汤,是一种中药合剂,主要由茵陈、栀子、大黄(或黄芩)和金银花提取物组成,一直被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除了注射液外还有口服剂和颗粒剂的剂型。
在CFDA发布公告后,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药房主任冀连梅也在其新浪微博中发文表示,茵栀黄市场每年都有几亿元的人民币,其中很多是新生儿消费的,而CFDA此举是在保护宝宝免受不必要的伤害。
事实上,早在CFDA发布公告前,茵栀黄注射液就因通过静脉注射,容易引起过敏、免疫反应等原因而在一些医院停止使用。
茵栀黄注射液禁用后,一旦婴幼儿发生黄疸应该如何治疗呢?
据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管药师邓桂明介绍,茵栀黄主要有注射液、口服药、颗粒、软胶囊三种类型。而此次CFDA发文明确表示的是新生儿、婴幼儿禁用茵栀黄注射液,茵栀黄口服药、颗粒、软胶囊并未提及。茵栀黄口服液或颗粒没有药物注射到血液中的浓度变化的快,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功能不良反应,以及引起过敏、休克等危险的几率较低。
对于黄疸较严重的患儿,还是可以在医嘱下考虑使用口服剂型的茵栀黄或者使用白蛋白、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配合蓝光照射等治疗方式。
邓桂明提示,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并不需要治疗干预,但对于用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推荐使用光照疗法和药物辅助治疗,也可以在医生辨证的情况下采用口服剂型中药进行干预。
同时,CFDA指出,对于非婴幼儿使用茵栀黄注射液,注意要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提示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