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4月26日> 总第1308期 > 10 > 新闻内容
为何老了 易肛门失禁
中日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 范学顺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6日  查看次数:  
  在门诊,经常遇到一些年老体衰的老年患者,即使从未行任何肛门手术,患者仍有不时“漏粪”症状,尤其是站立过久即不自觉有粪便排出肛外,让老人们感到异常痛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症状呢?
首先,老年人皮下脂肪减少,人体肌肉力量减弱,肛周括约肌逐渐变得松弛,尤其不爱锻炼的老年人肌肉力量衰减更快。这些患者肛门异常松弛,常常关闭不严,再加老年人直肠收缩无力,大便不能一次解尽,常残留部分粪便于直肠内,再加肛门松弛,“漏粪”在所难免。
其次,长期有痔核脱出或直肠脱垂的老年患者,由于长久反复脱出对肛门括约肌的冲击力,导致肛门外括约肌系统被动拉长,肛门收缩无力,肛门静息压力变低,也容易产生肛门失禁,这样的患者典型特点是肛管异常变短,有时干脆黏膜已经暴露肛门外(即使平时)。
第三,老年人的各种疾病(如椎间盘脱出、糖尿病等)均会导致盆底、肛周会阴部神经受损或反射减弱,产生便意减弱或消失,当粪便积累较多时,不自觉“溢出”肛门。
要充分预防肛门失禁的发生,中老年人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心情舒畅,劳逸适度,荤素搭配,定时排便。每日起床前或入睡前,舌抵上腭,调匀呼吸,用力收缩肛门,停留5秒,然后放松,一收一松,有效防止便失禁发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