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真的可以明码标价吗?不尽然。
斤两能称出重量,但爱的分量却很难以衡量。婚前、婚后都是如此。老夫老妻,糊涂点挺好,糊里糊涂倒能牵手到老,斤斤计较,一辈子折耗在家庭贡献的比拼中,到头来只能心衰力竭。
别把“贡献”量化
有一类夫妻没事儿喜欢争高下,把工作中的竞争搬到家里,她们最常见的说辞是,“我在外打拼,累死累活为谁?”“我上下班接送孩子,早中晚一日三餐,你能有我累?”这类夫妻的幸福感一般很低,他们喜欢把自己和对方放在家庭贡献的天平上,一旦天平稍稍向自己这端倾斜,就气不打一处来。“不公感”严重剥夺了他们体味家庭共建的性致和乐趣。
夫妻关系从盖章领证到同住屋檐下,精神结盟比一纸文书更重要,谁多做一点,谁少做一点,没什么差别。爱才是化解贡献差异和纷争的终结解决方案。
别拿时间当“筹码”
喜欢拿时间做“筹码”的人喜欢在抱怨爱人的时候,加上这样一个前缀,“结婚这么多年……”接着,可能是“你怎么一点长进都没有?”“你怎么还能这么对我?”在这类夫妻眼中,结婚时间长短决定婚姻质量高下,如果婚姻中对方没有向着符合自己预期的模样成长,那就是对方的失败,自己婚姻的失败。
只拿时间来“要挟”爱人,而不反思自己是否在婚姻中成长,那就是“双重标准”。最好的婚姻应该是彼此共同成长,在时间长河中缓步并进。
别“考验”你的爱人
在爱情婚姻中,有些女人总是喜欢刻意设计一些“关口”,来考验男人爱的含金量。如果对方在一次考验中表现不佳,立刻翻脸来个下马威。就好比之前女人最爱问的无聊问题,“如果我和你妈同时掉下水,你先救谁?”“先救我妈”就是不爱老婆,“先救老婆”就是大义灭亲。考验陷入道德悖论,既无效,也多余。因为考验本身就带有故意印证人性阴暗面的意图,结局自然不尽如人意。
亦舒说过,太过聪明的女人,听见男人说话,心中总会发出嘲讽的声音。其实,真正聪明的女人即便懂得,也会温柔以待,以女性特有的沉静和煦从旁抚慰,
帮助自己和爱人一起杜绝类似“考验”的发生,共同营造一个彼此信任、相互依赖的氛围。在对方可能遇到诱惑或挫折时,坦诚为先,问清事情来龙去脉,帮对方理顺思路、分清利弊,一同度过“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