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11月23日> 总第1267期 > 08 > 新闻内容
冬天做做艾灸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医师 成杰辉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3日  查看次数:  

  冬季正是万物藏收,补肾强身之时。

  实际上,除了食补以外艾灸也是相当不错的“进补”手段。《扁鹊心书》曰:“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由于艾灸能益气温阳,使正气充盛而邪不能害,故能起到很好的扶正祛邪、保健防病、养生益寿的效果,像下肢的足三里、三阴交、涌泉,腹部的神阙、气海、关元,背部的大椎、命门、肾俞等皆是常用的强身保健要穴。

  艾灸的常用体位有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等。施灸的顺序常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艾灸操作简单,适合个人在家操作,最常用的艾灸方法是将艾条燃着一端,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距离皮肤约2~5厘米进行熏灸。一般每个部位灸10分钟,操作时要保持合适的温度,以受灸者感觉舒适为佳,并以施灸部位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虽然艾灸好处多多,但一般对怕风畏寒、手足不温、渴不喜饮或喜热饮、大便溏稀等体质虚寒的人群较为适合。而素体口干咽燥、反复口疮长痘、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阴虚火旺或体质偏于湿热之人则不适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