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11月12日> 总第1264期 > 10 > 新闻内容
老人还是得吃点肉
健康时报记者 乔靖芳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2日  查看次数:  

很多老人因为身患慢性病,为了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喜欢选择素食,从营养和健康的角度来看,老年人不吃点肉还是不行的。
蛋白质对老人来说很重要,如果摄入不足,极容易引起肌肉衰减。据了解,从中年开始,人体的肌肉含量逐渐开始下降,40岁以后,如果不注重营养和锻炼,每年肌肉丢失0.5%~1%,50岁以后肌肉丢失更加加速(尤其是女性),60岁之后,肌肉丢失平均将达到30%,容易导致肌肉衰减症(又称少肌症)的发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何丽介绍,老年人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其实是增加的,尤其是优质蛋白质,加上老年人食量减小,对营养成分的吸收率也下降,如果完全不吃肉,容易导致体内蛋白质不足,肌肉减少,不仅如此,何丽教授说,老人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发人群,而红肉(猪牛羊等瘦肉)中的铁是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血红素铁,适量吃红肉对预防缺铁性贫血很有益。但对于火腿肠、香肠和培根等加工肉制品,一般都是高盐食品,而且含有亚硝酸盐,老人应尽量不吃或少吃。老人吃红肉的烹调方式,建议选择炒肉、炖肉、蒸肉饼、做成馅等,尽量不用煎炸、烧烤等方式,不仅不利于消化,且存在致癌风险。
老年人的肉类摄入量可以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天50克~75克来,可选择猪牛羊等红肉,也可选择鸡鸭鹅等禽肉,还可搭配1至2两鱼虾类,以及奶类、鸡蛋、大豆制品等,当然蔬菜水果、杂粮等也是不可少的,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及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对预防疾病都很有帮助。
最后,何丽教授还纠正老人的一个常见误区,虽然超重和肥胖是很多慢性病的根源,对于成年人来讲,体重指数在24以上为超重,28以上为肥胖,但很多科学研究已证明,老人微胖可能更长寿,只要BMI值不超过28,对于老人来说可能是健康的体重。老年朋友们千万不要因为怕胖就不敢吃肉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