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于丹被赋予了很多标签,老师、学者、电视人等等,每一项她都做得有模有样,从容自信。对于如何孝顺父母和教育女儿,于丹也有自己的想法。
每到父亲节、重阳节,总有网友喜欢在网上晒出父母照片,或者发布孝敬父母的文章,以表示自己很“孝顺”。于丹评价,有这个意识总比没有好,但仅仅这样肯定是不够的。关键在于,一个人有了这个意识以后,没有晒出来的那份真实是什么。
于丹讲,现代人常觉得爱孩子是本能,但是爱父母就变成公众美德了。什么时候能做到爱父母和爱孩子一样,就算做到孝顺了。曾有学生问过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特别简单两个字——色难,就是说日常跟父母沟通交流的时候,有一个好脸色,能好言好语地去说有分歧的问题,这就算是孝顺了。
对于在外拼搏,号称“忠孝不能两全”的那一类人,于丹也提出自己的看法:“现在老在说成功学。其实最好的成功是人生的平衡,不是哪个单一指标特别高,而是没有哪个指标特别低,能够平衡保底。”
在教育女儿上,于丹也保持了一贯的从容淡定。一天钢琴练到七级的女儿对她说“妈妈,我往琴那儿一走我就头疼,我不觉得有任何乐趣。”于丹听完很平静的说“好,妈妈本来也没想让你成为朗朗,行,那就不练了。”反而女儿表现得很惆怅,自从说完不考级练琴,见到谁家有琴总会去弹几下,还对于丹说也没准哪天还想接着考级。
于丹说,“再过一些年我妈妈就走不动了,再过一些年女儿也长大了,他们都会有自己的空间。其实,人与其以后去惋惜,不如把现在能腾出来的时光全用在当下,把周围的人、周围的事、这一刻的心情过到最好,那你就永远遇见,最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