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拿起手机准备发短信,但桌面上好多图标都莫明其妙地消失了。我一想这肯定又是女儿干的“好事”。
看到我有些生气,女儿来到我跟前有些害怕地说:“爸爸,我昨晚玩了一会,但我没有删除里面任何东西。”我刚想生气,但转念一想还是听一下女儿怎么说。我将手机递给女儿,女儿接过去一看,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她赶忙解释说:“这些东西都没有被删掉,而是被我移到了一个图标里。”
说完,女儿摆弄了几下,手机马上就恢复了原貌。我完全没有料到女儿如此熟练地掌握手机的功能,心中的气也一下子消了大半。于是,我带着几分崇拜的眼神对女儿说道:“闺女,你真行啊!这个窍门连爸爸都不知道。”
女儿见我并没有责备她的意思,她紧张的神情顿时轻松起来,并自豪地向我演示,她是怎么收起,又是怎么展开的。我频频点头,夸赞她聪明,善于发现。之后,我话锋一转,回到了之前的问题上,对女儿说:“你做得很好,但爸爸不喜欢那种收起的界面,希望你以后在做这种决定前,先问一问爸爸的意见,好吗?”女儿诚恳地点了点头。
感悟:我们不妨给责备加上一层漂亮的包装,不仅能让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还能有效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