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不少同学已从学生身份转变为职场新人,如何能在职场上顺利展翅高飞,应该是大家都想了解的,有的人迈入工作岗位一两年就可以得到领导重视,而有的人苦苦工作多年,都得不到提拔,如何避免自己成为后者呢?
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一个现实问题:你的优秀能不能被一系列的重要人物——领导、组织和同事们及时看见和认可。
领导当然需要埋头苦干,不计较得失的下属,但他们的心思往往被很多困扰组织发展的棘手、紧要的事情占据,这种任务导向型的工作模式使他们将注意的焦点集中在“解决瓶颈问题的人和事”上,而那些在领导头疼之时,能挺身而出,不怕他人议论,主动献计策、挑大梁、敢牺牲的人,往往能让领导和团队看好,脱颖而出。
因此,在一些关键时刻抓住自我推荐的良机尤为重要。
关键时刻一:开会别坐后面
很多实干派对组织的开会抱着很大的抵触情绪,认为耽误时间,以打酱油的心态来敷衍,会前不愿做充分准备。有时还故意躲在人群后,结果自己的优秀就被埋没了。
成功人士的体会则是“永远坐前排,要让上级看见你”,在领导心中建立一种对你的印象。会前做好功课,考虑到点滴细节,好点子不是“灵光一闪”就出现了,必须要有所酝酿才能产生灵感。如精心制作的PPT可以看出你的认真程度,良好组织的口头表达可以体现自信,有逻辑性的分析可以展现你的专业和实力等,这样才能获得高度评价。
关键时刻二:职位空缺时主动顶上来
当同事离职、休假或紧急情况下缺乏合适人选时,领导会对这块的没有落实责任的工作心存顾虑,如果主动请缨,能让领导心生感激,觉得他善于为组织分忧。
当然,为了能填补好不确定时间出现的空缺,需要额外学习一点不同岗位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个人的多面手的内功;还要关注组织局面的变化,留心工作的责任、衔接等,为自己创造机会;要舍得付出,不计较他人的非议,甚至要承受得住老板的怀疑和高要求。
关键时刻三:业余活动勇于参与
各个组织都有自己的文化活动来加强凝聚力和宣传形象,这也是个人全面展现自己的良机,在一些公开场合,如果能以出色表现让大领导和更多的同事注意到,这种好印象会被带到其他工作场合,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别在乎积极参加活动会让自己一改往日的形象,也别担心自己会被人嘲笑,实际上,一个敢于袒露自己真实内心的人,才更容易被人发现、认识和接受。
关键时刻四:组织面临生死危机时要共命运
任何组织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可能走到一定时期会面临生死考验,很多职员觉得前途无望,此时会纷纷离开,这是人之常情。但如果某些职员对组织有感情,能够在组织发展的生死关头,不离不弃,尽力解困,就容易感动组织内的领导,觉得它们人品贵重,忠诚度高,值得留用。
在渡过危机之后,甚至领导人另有事业领域时,一定会优先想到那些忠诚可靠的员工,给予重用和待遇。此时,能力上的小瑕疵、阅历上的粗浅都不成为提拔的阻碍。因为这些都是可以在工作实践中得到改进和提高的,对组织的领导人而言,高度的忠诚度才是最难以培养起来的员工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