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7月23日> 总第1234期 > 07 > 新闻内容
禅修其实是寻找安宁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 吴承京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3日  查看次数:  
   近日上海玉佛禅寺首度推出“玉佛问禅”禅修课,听说一座难求。参加禅修的人必须交出手机、换上禅修服、两天内不言不语,只聆听法师开示。

  在我看来,禅修其实是一种人们希望了解自我、发现自我真正需求的方式。那么,什么是你真正的需求呢?

  这个问题并不那么容易回答。我们每天做的很多事都不是自己真正的需求。我认为,没有真正坚信的东西,让人很难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

  现在社会上有这个辅导、那个心灵瑜伽,好多人都去参加,无非就是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能实现内心的安宁,有的人通过看书,有人通过接近自然,有人去教会,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沉静。

  所谓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此刻你看见绳子,那种恐惧的感觉事实上并不是因为绳子,而是因为绳子唤起了你被蛇咬的记忆。同样的,如果你过去经历过非常美好、沉静的时刻,当你去到教堂、禅寺等非常肃穆、庄严的环境中时,过去那种安宁的感觉也会重新出现在人的感觉中。

  心理治疗中,医生在处理有严重创伤的病例时,会让病人观察屋内的颜色、触摸某一种物品,以此让病人感受到物品的质感,同时找到自我存在的感觉。因为有严重创伤的人会处于一种“解离”的状态,感觉不到自我真实的存在。

  而打坐、禅修中,人肢体的一种特殊的姿势或摆放的位置也能起到让人感受内在感觉的作用。

  因此,知道了禅修的作用和目的,就可以随时随地“寻找安宁”了。一个人在家或夜深人静时,进行冥想和打坐,都可以起到沉静心灵的作用。而心灵的安宁之法也并无一定之规,生活中,总能找到一个你平时不常有机会做,但一旦去做,心里就十分安宁的事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