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胃癌发病率比中国高一倍,死亡率低三成
根据最新发布的《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目前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超过42万例,居全球首位,占到全球新发病例总数的42%。然而,我国并非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胃癌发病率为22.7/10万,而这一数据在韩国达到41.8/10万,也就是说韩国胃癌发病率几乎是我国的一倍。而韩国胃癌死亡率为13.0/10万,比我国的17.9/10万减少近三成。
针对这一差距,季加孚教授表示:“受人种遗传基因、饮食生活习惯、环境等复杂因素影响,中国、日本、韩国都是胃癌高发国家,而之所以在生存率上存在如此显著的差异,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胃癌在早期诊治方面存在巨大缺失,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是晚期,极大地增加了治疗难度和生命风险。”根据《2014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大部分早期胃癌在内镜下即可获得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0%,然而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却不足10%,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
规范化诊疗进入精准化医疗时代
浙江省消化系统肿瘤诊治中心主任、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程向东教授指出:“随着胃癌分型从最初的大体形态分型、组织学分型,发展到如今的基因分型,胃癌的治疗手段和治疗效果也获得了日新月异的突破。如今我们已经开启了胃癌‘精准医疗’时代,基于个人基因信息的个体化医疗模式将逐步推动胃癌规范化诊疗进入全新的篇章。”
精准医疗是根据个体基因特征、环境以及生活习惯进行疾病干预和治疗的最佳方法。精准医疗主要通过采集病人信息如临床资料、生物样本、分子分型信息等,建立精准医疗数据仓库,进行分析,实现临床研究匹配、分子诊断以及支持临床决策。而胃癌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恶性肿瘤,即使是临床特征相似的患者,其生存及预后差别很大,因此需对胃癌人群进行更为精准的区分,筛选治疗敏感的人群,并进行精准的疗效监测。HER2阳性胃癌的个体化诊疗是目前胃癌精准治疗的最佳代表。
HER2全称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人类成年后只在少数组织内有低表达。当HER2过表达后,HER2信号转导增强,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可能导致胃癌的复发和转移。与普通胃癌相比,HER2阳性胃癌疾病进展更快,恶性程度更高,而且更容易复发和转移,预后也较差,因此被列为较为凶险的胃癌亚型之一。
“这类胃癌对于术后常规治疗手段不敏感,而以抗HER2靶向治疗为核心的精准医疗手段的出现则彻底改变了这部分患者的命运,即使是晚期患者也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程教授指出:“ToGA研究显示,中国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接受规范化的抗HER2靶向治疗联合化疗的方案,能够降低28%的死亡风险,显著延长总生存期。因此,胃癌患者确诊后需尽早明确HER2状态,遵循医嘱采取规范化的抗HER2治疗,争取最大生存机会。”
癌症治疗是场持久战,经济压力常常是困扰患者及家属的重要原因之一。程向东教授介绍,今年1月,浙江省率先将HER2阳性晚期胃癌靶向治疗药物曲妥珠单抗正式纳入浙江省大病保险特殊用药目录,同时结合中国癌症基金会胃癌患者援助项目,极大地减轻了本地患者及家庭的经济负担,这毫无疑问为患者坚持规范化治疗提供了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