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6月01日> 总第1220期 > 11 > 新闻内容
网上晒娃是在晒隐私
综合自5月21日《南方都市报》、《楚天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1日  查看次数:  

  朋友圈晒儿女照片视频成风,但你想过朋友圈晒娃的后果么?让孩子的情况暴露在公众视线中,一方面会成为不安全因素,同时这可能侵犯了孩子的隐私。建议父母在将照片放上网前要想清楚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经常上传子女生活片段与朋友分享,有不少家长认为此举是分享快乐。但由于孩子尚很年幼,无从明白和同意这种做法,将来长大后他们未必可以搜寻、收回或删除这些被别人上传的资料。

  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主管彭碧翠表示,理论上父母可为未满18岁子女作决定,实际操作中,父母也倾向为未满18岁的子女作决定,而漠视个人权利及自主。但父母们也要明白,网上资料会永久留存,父母上传子女生活相片如婴儿洗澡照等要衡量后果,“未来你子女的子女再看到这些图片,可能会感到尴尬”。

  另外,这些图片或视频也可能会被网上图片库盗取谋利,或被其他人利用作网上欺凌。家长们在网上发布孩子的图片或文字记录时,无意间会泄露出孩子的相貌和姓名等,不法分子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诈骗、绑架。在大家都关注照片主题的时候,犯罪分子往往能看见照片定位,或者背景里标志性建筑物、路牌名称、商店名称等,从而了解到家庭、幼儿园、学校等地址信息,为其作案留下了可钻的空子。

  对于未添加的陌生人,微信默认可以公开朋友圈内的前十张图片及信息,若每天都查看,与正常好友没有区别。微博、论坛等更是公开化。

  因此,家长晒孩子照片时也需留个心眼,最好不要将孩子姓名、固定行程、就读幼儿园信息发布在网上。遇到可疑问题,要谨慎核实,必要时应报警。

  父母有责任保障孩子的私隐,更应懂得使用适当工具以保障他们的网上私隐,来限制谁人可以看到孩子的资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