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5月28日> 总第1219期 > 10 > 新闻内容
生活有目标易长寿
黄进 黄应来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8日  查看次数:  
   我们的老祖宗经常讲福禄寿喜财,其中以寿为先。而要做到长寿,首先一点是需要做到生活有目标。

  “生活有目标,长寿几率高,这是有根据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介绍。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健康就要实现心理健康,要学会追求、学会包容、学会忍耐、学会糊涂、学会平衡、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学会生存等等。而在上述因素里,钟南山认为,学会追求最为重要,“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追求,这对于一个人健康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因为,有一个追求的目标,一切为实现这个目标而服务,那么周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就不以为然了,不良的情绪也更容易控制。如缺少生活目标所导致的忧虑、惧怕、怯懦、嫉妒和憎恨等不良情绪若长期持续,对身体危害很大。

  “我的同学很早就退休了,已退休20年了,我观察他们有一些人在坚持做工作的,活得很开心,身体也很好,但是无所事事的就身体不行了。”今年已经79岁的钟南山结合自身经历表示,在2007年他所主持的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后,他又给自己设定了新的追求目标,“2016年计划申请国家工程技术中心,2018年希望建成亚洲呼吸中心,我希望活得有意义,也可以活得长一些。”

  不仅如此,韩国一项大规模试验也进一步验证了拥有目标对长寿的意义。韩国曾对4.3万名年龄分布在40岁~90岁的受试者,分两组观察7年进 行研究。有一组是有明确生活目标的,比如说要带大孙子等,有一组是没有明确生活目标或是不确定的。经过7年,没有明确生活目标的这一群人,有3000多人是病死或自杀,比有明确目标的多一倍,心脑血管疾病也多一倍。

  “当然,有追求,但不苛求。”钟南山说,他所指的追求应该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追求,而不是漫无边际的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碰到干不了的事情就要学会放弃。当事情无法改变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态度来改变处境。

  “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健康至关重要。据《南方日报》,黄进 黄应来/文,IC供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