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孩子不自主的抽动和异常发声常会引起他人的注意和评论,使他们产生自卑、敏感和多疑,情绪稳定性差,控制性差,易激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易表现出违纪和攻击行为。他们也不愿出头露面,社交退缩,越紧张越自卑,症状就越严重,症状越严重就越容易紧张自卑和敏感。
在这种恶性循环中他们痛苦不堪却又无助,有的父母在此时还唠叨、过分限制,没完没了的指责,就像往他们的伤口上撒盐。所以,必须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指导患儿和父母正确认识症状。
其实,抽动症状就像患了感冒突然打喷嚏一样,自己是控制不了的,并不是多么恶劣的行径,也不会出现令人恐慌的未知后果,认识到这些非常有利于减轻患儿出现秽语和猥亵动作时造成的周围人的不安和恐慌。
家长和老师要理解是疾病的问题而不是孩子调皮捣蛋、故意做作,特别是不自主的秽语和猥亵行为,不要归于品行或道德问题,同时要通过老师教育同学别歧视患儿,区别对待,以取得他们的合作和支持,从而耐心帮助。
日常合理安排患儿的作息时间和活动内容,避免过度紧张和过度疲劳,培养患儿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减少对抽动症状的关注和引导患儿心理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