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鲍枫,北京安定医院老年病房主任、副主任医师
擅长:老年精神障碍如老年抑郁症、躁狂症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五上午
失眠、情绪低落、感觉不到快乐、总是认为自己笨、不如别人,老人如果有这种感觉,这可能就是抑郁了。
但还有一部分老人,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心情不好,而是觉得身体有很多不适,最初往往是头疼,后来逐步发展为背痛、全身痛、心慌、心悸、厌食、腹胀、多汗、全身忽冷忽热等等,但客观检查并不能发现有相应的器质性疾病。如果有这类问题,其实也是抑郁症的表现。
很多临床患者不解,抑郁症为什么会导致躯体疼痛?
这是因为,在患上抑郁症之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会发生改变,突出表现为两种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功能减低。而这两种神经递质主要起到“神经信使”的功能,在脊髓中有分布,其功能减低可导致身体传输到大脑的信号产生偏差,比如说会放大人们对疼痛的感觉,严重者还会影响到躯体疾病的康复。
因此,很多患者被这种疼痛折磨,虽到处求医就诊,却效果甚微。其实,由于这种“躯体化”的疼痛是抑郁症的症状,因此,治疗这种疼痛的根本首先是要治疗抑郁症,随着抑郁的好转,疼痛感就会逐渐消失。
由于抑郁症容易反复发生,抑郁症的治疗一般需要三个阶段。急性期治疗:6~8周,目的是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治愈。恢复期治疗:4~6月,此期间患者病情易波动,原则上应继续使用急性期治疗的药物和剂量,目的是巩固疗效。维持期治疗:维持治疗剂量或稍减量,目前共识首次抑郁发作维持治疗6~8个月,有两次以上复发的患者应长期维持治疗,目的是预防复发。
除了药物治疗外,家人还需注意,对抑郁症老人的照顾,要把握一个原则,既要让老人衣食无忧,又要让老人感到不孤独、有依靠、日子过得充实。要解决好邻里关系,避免冲突;鼓励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使其有价值感,鼓励老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避免与社会隔绝。
在疾病严重期间,加强护理,严防老人出现轻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