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内三维超声——
患者有望
不再“吃射线”
健康时报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特约记者 杜巍巍
一根直径只有3毫米的超微超声探头,顺着大腿的静脉血管潜入到心脏内部,通过不断释放超声波,10分钟内就能绘制出心脏内的病变结构,医生根据在屏幕上三维立体图就能治疗病灶。
最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应用心脏内三维超声导管技术成功完成了一例左心耳封堵术和一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
实施手术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黄鹤教授介绍说,传统的心脏介入手术需要频繁使用X线透视来指导和完成整个治疗过程。因此,大剂量的X线不可避免会对患者和手术医生造成心理障碍或是身体伤害。
最新的心脏内三维超声技术,则可以逼真地将心脏内部的三维结构重建在屏幕上,真正实现内科医生看着心脏做手术的同时,还能大幅降低以往X射线和造影剂所带来的伤害,同时超声导管具有“零射线”的优势,可以让患者和手术医生双方,都不再“吃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