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2月12日> 总第1194期 > 19 > 新闻内容
打胜抗癌这场仗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张斯文/文 牛宏超/图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12日  查看次数:  

  活动背景:近日,仙芝楼携手天坛抗癌乐园主办的“关注弱势群体,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举行。防御战——体检

  因要照顾即将生产的女儿,退休的满女士做了一次全身体检,却意外的发现肺部有阴影,最后被确诊为肺癌。突如其来的癌症让她遭受不小的打击。“当时在医院,大夫看完片子告诉我结果的时候,我觉着天都塌了,这些年净给别人看病了,怎么我也患上癌症了”,她泪眼婆娑地回忆到。“我50岁前基本没得过病,逢人便说自己体格好,天天加班熬夜也没有觉着自己吃不消…”

  重庆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科副主任綦俊:许多肺癌病人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这也提示像经常吸烟的老烟枪、有家族遗传史以及55岁以上抵抗力逐渐减弱的人等肺癌的高发群体,最好一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来排除肺癌。单纯依靠普通体检中X光片的检测结果不能完全排除肺癌的,因为X光片的影像视角有限,并且效果并不是十分清晰,对于早期肺癌存在检测不出来的可能性。但目前还未发现熬夜、压力大等原因会对肺癌的发病率造成影响。

  攻坚战——治疗

  “2010年我被查出肾癌切除了左肾,2012年又查出输尿管癌摘除一根输尿管,之后又查出肺上还有两个病灶。走遍北京各大医院,大夫都建议我二次开刀要慎重。”67岁的刘大妈说。最后在协和医院,医生考虑再三决定开刀,挽救了刘大妈的生命。老人幽默地说,“那次上手术台前,就怕下不来,特意把家里房本、存折上的名字都改成了老伴的。当时我就想,这手术要做了,我可能捡回一条命,要是手术不做,剩下的时间就不多了,所以和家里人一商量,还是决定冒点风险做了这个手术”。

  医科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宁:临床上手术治疗后又出现肿瘤病灶的患者并不占少数,不是每一个患者都适合手术治疗。首先要考虑是原发病灶还是转移病灶,是局部复发还是全身转移,如果一次手术可以切除全部病灶,同时患者身体可以耐受手术打击,才可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最大意义在于切除肿瘤,并可通过病理学对比来判断是否是转移病灶,以及可以做靶向治疗相关的基因检测等试验。如果属于转移病灶,术后应做全身辅助化疗,以杀灭其他未成长起来的转移肿瘤细胞。

  反击战——运动

  有一段时间,在协和医院住院部走廊里经常有一个步速缓慢的人,来来回回地走着,这就是刘女士。“发现癌症后,我就开始锻炼了,每天锻炼2个多小时。在外边运动会呼吸许多新鲜空气,尤其是大晴天的时候看着心情都好,还有病友和我一起活动,时间过着都快!”如今,刘女士坚持和抗癌乐园的病友们一起运动快五年了,“刚做完手术的时候在空调车里我都觉着不舒服,喘不上气来,去年儿子带我去了衡山、五台山这些海拔较高的地方,我一点不舒服的感觉都没有。”她自豪地说。

  重庆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科副主任綦俊:走路是有助于癌症术后康复的好方法。走路可以让人的心跳微微变快,促进肺部进行深呼吸,有助于缓解癌症手术后带来心肺功能损伤。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曾有实验成果显示,人们每天进行至少半小时的适当运动,如走路,就可以预防癌症。但对于癌症的术后康复的运动量,要根据自身身体情况而定,以身体无不适症状为限。

  堡垒战——心态

  四年间,满女士经历了两次手术,分别切除了左肺、右肺的部分肺叶,在左右腋下各有一个约10厘米长的刀口,“正应了一句成语,两肋插刀”,满女士开玩笑地说。而患病初期她并不是如此的开朗,刚查出病时郁郁寡欢,不愿与人交流,后来在抗癌乐园认识了一群病友,这样的一群人在一起聊天、锻炼更有共同的话题。“在抗癌乐园有个比我小的姐,我叫她苏姐,也是癌症患者,但是谁有事她都帮,一点也不像个病人。刚得病的时候我心理憋屈,天天晚上苏姐给我打电话,开导我,心情就变好了。”

  医科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宁:保持良好的心态是癌症康复路上的重要环节。肿瘤发病就像生老病死一样,无法避免,只能延缓。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临床上的体会是,积极乐观者无论术后恢复,还是生活质量都要好一些。但是也要重视疾病,大约80%的癌症术后复发是在手术后的头3年,患者术后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加强锻炼,定期复查,打好心理这场战争。  肺癌患者经过手术或放化疗治疗后,心肺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可以选择适度的有氧运动加强心肺功能,除走路外,可选择爬楼梯、慢跑、骑自行车、登山等。另外,中老人热衷的大合唱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因为合唱中会有高音部分辅助增加肺活量从而加强心肺功能。活动背景:近日,健康时报社携手山西省临汾市邮政分公司、翼城县邮政局联合举办“邮报联动送健康”健康知识讲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