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门诊上一位十几岁的小患者母亲说,她的孩子已经头疼了快一周了,每天早上,只要一到上学时间就开始头疼,可是到医院神经内科、疼痛科、中医内科多个科室检查,都没发现异常,甚至连血管造影都检查了,检查指标也是正常的。在其他医生的建议下,到心理精神科来看寻找原因。
通过与小患者及父母的交流与检测后发现,他其实得了抑郁症。他的头疼是从一周前的家长会后开始的。由于期中考试没考好,妈妈不断给他施加压力,于是孩子就变得不想去上学,每天早上到了上学的时间就开始头疼了。但是不上学待在家里,头疼就烟消云散了。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徐治博士在跟这位小患者交流时,发现他总是低着头不言不语。问他问题也是妈妈滔滔不绝的解答,爸爸也只是在听妈妈讲,不插话。
“从这些情景中可以看出,这位小患者生长在一个妈妈占强势地位的家庭,妈妈对他的要求过严,致使压力过大,导致孩子发生了轻度抑郁倾向。”徐治解释。
孩子发生抑郁多是因为悲伤不能表达,愤怒无从发泄所造成的。他们需要的是能够倾听与关怀的父母。因此父母要从自身寻找问题根源。
徐治指出,有的父母对孩子过于紧张和控制,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而有的父母则冷漠、僵化,与孩子没有互动,也不闻不问。这两类父母看似差异很大,但其实都是没有感受到孩子的需要,不懂得尊重孩子。在孩子接受治疗的同时,父母同样需要接受咨询。去理解孩子的行为不是故意捣蛋,而是抑郁症的正常症状。不要因此去指责、打骂孩子。
徐治提醒,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离群;常说自己有强烈的无助感、无望感;有过激或危险的行为;无故旷课,或者原本品学兼优者不爱学习了;饮食或睡眠习惯改变;谈到过死亡;常常哭泣或变得淡漠麻木,常说没意思,缺乏情感波动;不再重视过去珍爱的玩具、书籍;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疼、肚子疼等情况并持续两周以上,就应到精神科就诊,并预防可能出现的自伤自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