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关梅林,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心理学函授学院副院长,美国丹佛大学访问学者
擅长:儿童心理健康与人格塑造、儿童智力与人格测评、高应激职业员工的心理教育与调节模式等
上周五参加校长培训班,课前我们做了一个热身活动,叫做“你做我猜”,就是让小组中的一个成员用肢体语言表演成语动作,让小组其他成员猜成语。
轮到C组时,C组派出了肢体语言极为丰富的一位男校长表演,像“掩耳盗铃、垂头丧气、目不转睛、愁眉苦脸、昂首挺胸”这几个成语分分钟就被猜中,可见他多有表演天赋。
可是,在“破涕为笑”这个成语中,局面直转而下,小组卡在那儿怎么也过不去了。男校长先是做了哭的动作,大家看出来了,然后就是张大嘴巴作“哈哈状”两下,成员完全看不懂了,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猜出来。
活动结束后,我问那位校长自己是否知道为什么大家猜不出来,他说知道,我很惊讶,他继续说:因为我这些年假笑惯了,都不会真笑了。
这个校长真的极具觉察力,马上就能反思自己行为的原因,最可贵的就是马上就有了改变的意愿和行动。
很多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戴着面具生活,久而久之,面具和自己融为一体,难以摘下了,自己也就成了面具。
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人们确实是需要灵活地做出一些角色期待的行为,但是有一种东西是不可以放弃的,那就是真诚。
曾经有一项美国的科学研究出乎意料地发现:心肌缺血除了与愤怒有关外,还和一种微笑有关,这种微笑被科学家称为“非快乐性微笑”,俗称假笑。
怎么判断自己或他人是“非快乐性微笑”呢?所有的微笑都牵动颧大肌,这是在我们脸部两侧提起唇角的肌肉,而非快乐性微笑仅限与此。它们不涉及眼睛周围的眼轮匝肌。当我们笑的时候,眼睛周围是否出现鱼尾纹,反映了人们是否真的感受到了他们所表达的积极情绪,这就意味着,非快乐性的微笑本质上是虚假的积极情绪。
所以,不管是从保持心理健康上,还是预防心血管疾病上,大家都需要从情绪上做两件事,一是治怒与制怒;另外一个就是真诚的微笑,真诚地生活。真心接纳自己与他人、真心感激自己与他人、真心欣赏自己与他人、真心热爱生活的种种给予,咱们的心脏第一时间就获得营养了!亲们,看看自己,您的身心现在营养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