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涉及蛋白粉、蜂蜜、燕窝、牛初乳、DHA等产品的“儿童禁食名单”在微博、微信及一些育儿网站上流传。不少婴幼儿家长纷纷转发,担心这些食品和用品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名单出自内分泌科医生之手
这份悄然“走红”的禁食名单写在一张类似病历的纸上。所列的禁食食品主要包括蛋白粉、蜂蜜、燕窝、牛初乳、多种维生素等十余种。此外,纸上还写有禁用产品,如芦荟护肤品等。
通过多方了解,记者发现这份名单出自首都儿研所内分泌科的陈医生。陈医生表示,这张名单的依据是自己的临床经验,并不清楚上述食物中具有哪些成分,也没有做过专门的检测。但让一些性早熟的病人停用这些东西后,复诊症状消失,因此得出这个结论。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伍学焱表示,这份禁用名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主要针对性早熟患儿。“目前对于名单上罗列的这些食品和用品,并没有一个专业的检测结果,不能确定这些产品就一定含有激素成分。”
伍学焱进一步解释,不合理的饮食是造成儿童性早熟的原因之一,但不能说吃某一个食品就会导致性早熟。不过从相关临床经验看,若儿童大量食用牛初乳、蜂蜜、蛋白粉、燕窝等食品会增加性早熟风险,因为这些食品中可能含有较高的雌激素。同时,一些化妆品也含有少量激素,可能会刺激宝宝的性腺发育导致早熟。
中国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专家阮光锋表示,单从营养角度来看,蛋白粉和动物脂肪容易促使儿童性早熟。“乳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激素水平也会相对高。盲目使用维生素,或可造成儿童微量元素失调。”
不过伍学焱表示,一种产品对于不同的孩子来说,可能有不同的影响,“有的孩子吃了某样东西会有明显的性早熟迹象,但有的孩子吃了却没有任何反应,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名单当中的牛初乳、燕窝等进补的食品最好不要给孩子食用。”
多种因素造成性早熟
据北京市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女孩乳房开始发育的平均年龄为9.5岁,性早熟检出率为1%左右,男孩子的发育也呈提前趋势。据统计,中国学生的青春期已经由过去的12岁左右提前至10岁左右。
北医三院儿科主任医师王雪梅表示,性早熟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育都没有任何好处。“性早熟会使孩子提前终止长个,导致身高较矮,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或焦虑情绪”。
王雪梅介绍,除遗传、疾病等因素外,环境污染、营养过剩、误服含雌激素的药物、看言情涉性书籍或影像等,都是造成孩子性早熟的原因。
此外,肿瘤也会造成儿童性早熟。伍学焱介绍,性早熟患儿中很多与肿瘤有关,这些孩子可能会表现出持续的头痛,甚至视力下降。所以先要进行疾病排除,看看患儿是否有下丘脑垂体的肿瘤。
“平日里,家长最好随时记录孩子生长发育的情况。比如在墙上做一个简单的标尺,每隔两三个月给他们量量身高。如果发现孩子生长突然加速或生长速率每年超过6厘米以上,最好带孩子看儿科或内分泌科医生。”
摘自9月2日《京华时报》、钱宇阳/文,图片来自《长沙晚报》,宋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