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08月28日> 总第1150期 > 18 > 新闻内容
美国治糖病有何不同
浙江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吴天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28日  查看次数:  

  1980年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为0.67%,2010年上升到11.7%, 美国1958年的糖尿病患病率是0.7%,2011年为11.3%,我国在短短的30年间患病率即达到美国50年才达到的数值。美国也曾是糖尿病发病率快速增长的国家,但进入本世纪以来,美国糖尿病发病率与预期相比下降了50%。

  细心:就诊时的“小测验”

  在美国糖尿病专科门诊,患者一走进诊室,就会有一处显眼的标志:“如果您是糖尿病患者,请脱去你的鞋袜。”为什么呢?因为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每个患者的双脚,甚至掰开每个脚趾缝看一看有没有破溃或者脚癣。

  医生会在患者的双脚上各刺10下,如果患者每只脚只有5个地方有触觉,此时医生就会提醒他“这种情况,已经意味着你的触觉神经受损,要当心糖尿病足发生了。”如果是视力障碍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可以在就诊时转由专业足病师修指甲、磨老茧,必要时还可以定制患者专属鞋。

  简单易行的小测试糖尿病患者也可以自行在家里操作。诸如此类的体检还有触摸足背动脉、随时随地检查视力等,结束诊疗后发给患者医院科普资料,叮嘱他下次就诊时还有“小测验”。

  放心:一份完整的血糖波动图谱

  糖尿病患者随身携带的血糖仪,通过计算机系统在护士台的血糖管理软件,立即下载血糖数据,呈现一份包括饮食、运动各种细节在内的1周详尽血糖回顾图谱,连病人自己也能通过图谱对自己的血糖情况有直观的感受。浙江医院中美糖尿病中心目前正在向美国学习,更新系统描绘这样一份图谱。

  美国糖尿病患者会与专科护士建立长期电话、电子邮件或传真等方式的联系,护士会及时告知化验结果和药物调整、预约下次就诊等各种信息。一旦患者就诊后还有饮食、运动、医保、药物剂量小范围调整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可以继续与糖尿病专科护士或营养师讨论病情,制定具体饮食及药物调整计划。

  关心:重视患者的情感体验

  美国医院医护人员很重视患者的情感体验。

  患者进入一个陌生的医院或诊室环境,即便是在过道或者电梯里,所有的医生和护士都会笑脸相迎,但凡有一丝一毫困惑的表情,马上有人上前询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有任何问题请告诉我”。

  每个诊疗室都是一个独立的小房间,因此糖尿病患者看病都可以保证绝对的隐私安全,可以跟医生畅所欲言。拉近医生与患者的心理距离,建立融洽的医患沟通环境。

  糖尿病是慢性病,需要长期、定期、全方面的管理,因此在应对糖尿病的整个阶段中,除医院治疗外,家庭的护理是决定其疾病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糖尿病人就医的心理感受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待疾病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态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