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周末的夜晚,我从睡梦中醒来,耳朵里一阵轰鸣。睁眼一看,天还没亮,四周看着很安静。我突然反应过来,这是耳鸣。我赶紧又闭上眼睛,听——耳朵里面还是有嗡嗡的声音,像带有回声的警报。
很短的时间内,我的脑子闪过了很多念头——耳鸣不好治;可能会变成长期的;要先看耳科,神经内科也得看看……负责健康时报的“服务·互动版”,我接听过不少耳鸣患者的求助,很多都是老年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北京老太太焦急地向我倾诉:“耳朵里像有老虎叫,啊呜啊呜,吵得我受不了!”我给她的建议是赶紧去耳科看看,同时做做脑部检查,排除颅脑疾病,也不知老太太现在情况如何。
现在我自己也碰上耳鸣了,耳朵里是持续的嗡嗡声,世界都变得焦躁——原来耳鸣如此扰人,向我们求助的患者一定很痛苦。正在被耳朵里的声响和脑子里此起彼伏的念头烦扰不堪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一位同事的经历——她曾因耳鸣体验中医汤药、针灸疗法,还把这段经历写成了文章《我碰上了针感后遗症》(1091期22版)。她跟我说,耳鸣跟情绪有很大的关系,你越心急上火,耳鸣越严重;你平心静气,不刻意去想它,正常生活、做事,同时休息好,耳鸣就会好很多,有时还能暂时忘却。
想到这里,我决定让心静一静,好好睡一觉,先休息好再说。一边感受自己的呼吸,一边放松全身。慢慢地,我睡着了。第二天醒来是八点多。我赶紧重新闭上眼,仔细听——好像还有些“嘶嘶”的电流一样的声音,又好像什么都没有。不过那种警报一样的轰鸣没有了!
随后的检查显示,我的耳朵没什么大问题。耳科医生告诫我要注意休息、少用耳机、远离噪音环境。中医师朋友提醒我保持规律生活、心平气和,以免虚火上挠造成耳鸣。这次不期而遇的耳鸣,让我体会到耳鸣患者的痛苦,也让我意识到要平和对待这种可能会持续存在的疾病——我们要耐心地、和平地与它们相处,放松的心态反而有利于健康的回归。
相关阅读:
听音知耳鸣
上海五官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王武庆
您可能不知道,耳鸣本身可以算是一种后遗症:它往往继发于其它病变,比如感音神经性的听力损失;中耳炎、中耳胆脂瘤等中耳病变以及外耳道的耵聍、胆脂瘤;还有腭咽部的肌肉痉挛或中耳里的肌肉收缩;及至耳朵附近、颅内血管的肿瘤等,都可能引发耳鸣。要想搞清楚耳鸣是怎么来的,就要先做两项检查——听力检查以及内耳道和内耳的磁共振检查。一方面可以了解患者的听力状况如何,另一方面可以看到患者的内耳有无病变,内耳道的听神经有无问题、是否存在肿瘤等。
我们还会通过耳鸣的表现来对其进行一个大致的区分,这跟耳鸣的声音、节奏有些关系——比如,高频的、像蝉鸣一样、会持续存在的耳鸣,大多是感音神经性的听力损失造成的耳鸣。这也是最常见的耳鸣类型。再比如一些患者会在耳鸣的同时感觉耳朵不舒服,有痛、流水、闷胀的症状,不少还都是单侧耳鸣。这时我们就会考虑中耳炎、中耳胆脂瘤等中耳病变以及外耳道的耵聍、胆脂瘤等问题。外耳道和中耳病变造成的耳鸣比较好治,通过手术清除病变、重建听力以后,耳鸣大多能得到缓解。我们做过统计,80%的中耳炎患者,手术后其耳鸣都得到了缓解。
还有一些患者,他们的耳鸣是波动性的,在患者听来就是有节奏、有节律的声音。这种耳鸣,一种是肌肉震颤造成的,即患者腭咽部的相关肌肉痉挛、以及中耳里的肌肉收缩。这种耳鸣很有意思,它不光会让患者自己听到,旁边的人离他近了也能听见。治疗这种耳鸣,主要是通过服用药物、放松痉挛的肌肉解决。而耳朵附近、颅内血管存在肿瘤的患者,也会听到类似于心跳的声音,节奏和脉搏一致。毋庸置疑,此时,只要解决了肿瘤,也就改善了耳鸣。
还有一些患者,医生给他做了一系列检查,也没发现什么问题,那就是“特发性耳鸣”。这类患者,既然查不出原因,也就不必过于担心——就像前文作者说的,耳鸣跟我们的紧张情绪也有关系,你越焦虑,耳鸣会越严重,你工作想它、吃饭想它、走路想它、睡觉也想它,肯定影响生活。反过来,你吃不下睡不香,耳鸣也会越来越严重。过去,我们觉得应该把耳鸣治疗到消失。但依照现在的医疗水平,很大一部分耳鸣是很难用手术或者药物完全消灭掉。因此,只要耳鸣的声音减小,减小到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休息,我们就认为耳鸣的治疗成功了。这种观点,特发性耳鸣患者尤其需要了解。
老人是耳鸣群体中很大的一部分。老年人的耳鸣多是退行性的,他们多有心脑血管问题,会造成耳朵的缺血,或者噪音、药物的毒性、烟酒等对耳朵产生损伤。这种损伤往往是双侧的,并存在听力下降。排除器质性病变后,如果听力检查显示老人的听力下降得较多,我们会建议他佩戴助听器——我们每个人的耳朵都有本底噪音,听力下降了,本底噪音就出来了。而听力增强了,本底噪音就相对降低了。戴上助听器,很多老人的耳鸣会缓解不少。
最后需提醒的是,一些药品厂家为了推销产品,宣称“久鸣必聋”,其实这是错误的。耳鸣它本身可以算是一种后遗症,它不会引起耳聋,反而往往是先有听力下降、再有耳鸣。若耳鸣后耳聋,那也是因为患者听力出现了问题,导致耳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