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刘京山,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普外科主任。擅长胆囊结石、息肉手术,复发率低。他创新性地将钬激光(以往是用在泌尿外科的手术中)应用在胆囊结石手术中。另外他还在胆道镜中也加入了窄带成像技术(可以把不同颜色的光打到器官组织上,不同的病变会呈现不同特点,以往用于胃癌和大肠癌的检查),以便初步判断胆囊息肉的良恶性,可以知道切除是否彻底,这项技术获得了国家新技术专利。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专家门诊)
胆囊这个长得像梨子一样的器官一直被尴尬地当作一个边缘器官,很多人觉得胆囊没有用,出了问题,要么直接切掉,要么置之不理。
但近日,由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中国内镜微创保胆委员会和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共同主办的2014全国内镜微创保胆高峰论坛上,我国著名内镜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外科张宝善教授提醒,胆囊是人体重要消化功能器官、是胆汁处理储存的重要化工厂、是调节胆道系统内部压力的枢纽、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肩负很多重要功能。
一切了之:
其他器官受不了了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普外科主任刘京山教授解释,得了胆囊结石或是胆囊息肉,决定切掉胆囊的人往往是担心手术后的复发问题,可如果切除了胆囊,虽然胆囊结石、息肉等不会再复发了,却会导致其他严重的问题。
胆管结石 切除胆囊后,胆管长结石的几率变高了,因为肝脏分泌的胆汁需要先在胆囊过滤,失去了这个过滤的地方就会在总胆管长结石。这时患者会出现眼珠黄、肚子疼、发烧、黄疸的症状,不及时处理会休克。
反流性胃炎、食道炎 人如果没有胆囊,胆汁也会直接反流到胃和食道,导致反流性胃炎、食道炎。患者一打嗝就会泛苦水,很痛苦。
腹泻 胆汁中含有初级胆酸,分泌到胆囊,经过处理后在胆囊里存着。吃完食物后,一收缩,流到肠道里,没有胆囊处理后,胆汁会直接进入肠道,就像喝生水一样,生胆汁会刺激肠蠕动,导致腹泻,正常人的肠道有大肠杆菌,将初级胆酸代谢成次级胆酸,次级胆酸对肠黏膜有刺激作用,导致增生,结肠癌的发病率也会上升。“我有一个切除胆囊后经常腹泻的病人,每到饭店他都要先问哪个房间离洗手间最近,因为他拉肚子来得非常快,晚一会都难控制住。”
其实保胆手术复发率并不高,“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的数据表明,每年他们做的保胆手术超过一千例,但手术复发率不超过5%。”刘京山介绍。
置之不理:
埋下定时炸弹
临床上很多病人发现胆囊结石后,觉得没有不适就不治疗了,这相当于在胆囊里埋“定时炸弹”。
刘京山教授提起自己最近接诊的一位病人,还是为他感到惋惜,“5月30日的晚上一个病人来找我,今年春节后体检他发现胆囊里有结石,他当时就来找过我,我建议他做手术,他觉得没有任何症状,工作一忙就没有来做,结果30日晚上喝了点酒,吃了点油腻的东西,结果胆囊肿胀疼得休克了,我再一检查,这个病人需要切胆囊了。”
胆囊结石和息肉发现后,也不要大意,应及时就医治疗。
正确保养:
日常做好三不要
刘京山教授提醒,胆囊的保护还要从没发生病变时开始,日常保养非常重要,要做到“三不要”。
不要吃完宵夜马上睡觉,要3~4小时后再休息,如果吃完了宵夜不活动就马上睡觉,胆固醇会沉积到胆囊里;不要太油腻,人体的一部分胆固醇是要通过胆汁排泄的,吃得太油腻,胆囊里的胆固醇多了会增加结石发病的几率;不要不吃早饭,对于正常人来说,不吃早餐,胆囊不收缩,不利于胆汁的排出,所以早餐不仅要吃还要丰盛些,将油脂类、蛋白质类和酸的食物放到早上吃,利于胆囊的收缩,胆汁的排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