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个病,医生总是冷冰冰的,有时甚至会不耐烦。”很多患者会这样来描述医生。殊不知,这些医生可能正在遭遇一个麻烦——同情疲劳,往往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我们学医的初衷是为了帮助病人,然而,事情并没那么简单。许多病人病情十分复杂,尽管十分努力去救治,也不可能让每个病人满意。有些病人甚至不在乎自己的身体。
慢慢地,你开始变得沮丧。原本一个令人有成就感的职业变成让你充满怨气的职业了。你知道这样不对,但却无法控制。
专家们把这称为“同情疲劳”,是指由于每天照顾他人所导致的严重的身体、情感及精神疲劳的应激综合征。
该定义最初是在1992年由一个护士针对急诊科提出来的,后来被扩大到所有的帮助他人的职业。最新调查发现,医生是其中受影响最大的。
同情疲劳:不是休息一下就能改善的
同情疲劳同其他疾病一样,并不是一夜之间就产生的。一个关注医生怠倦预防组织的CEO Drummond博士说:“工作的需要、别人生命的责任感及一直接触苦难会导致情感疲劳。”
Drummond博士指出:“产生这一‘螺旋式下降’的部分原因是医生不懂得察觉自己的感情。”同情疲劳与那些由工作所致的疲劳不同,Drummond博士说:“同情疲劳的医生在非工作时也无法恢复。”
Drummond博士几年前亲身体验过同情疲劳。他回忆道:我当时是一个有名的小镇医生。但我越来越累,最终我拿头撞墙了。我以为我只是需要一个假期,但等我度假回来发现情况更糟糕。远离病人并没有让我恢复过来。我真想知道这是怎么了。
疲劳信号:嘲讽病人、同情心不足
Drummond博士指出情感疲劳的主要症状是嘲讽病人。比如你把超重的史密斯太太称为大胖子。他说:“这种对病人的评论通常被视为发泄,而不是警报信号。”
Rosenstein博士说:“侮辱性行为也是危险信号,包括威胁、骚扰、斥骂和傲慢。”Drummond博士补充道:“如果你觉得你的病人、同事及单位故意整你,这也是情感疲劳的一个征兆。”
同情心不足是最危险的信号。有情感疲劳的医生说他们已经丧失了同情的能力。精神病医生Davidson说:“当我不再同情病人时我就辞职了。我已习惯了病人痛苦。”
Levin博士说:“同情疲劳是由于习惯了他人的痛苦。”Davidson博士十分赞同,他回忆说:“我的同情开关一直处于‘开’的状态直到电池耗尽。”最终他选择了退休。
如何缓解: 需借助外力重拾同情心
Drummond博士说:“同情疲劳的解毒剂并不是让人更有同情心。”讽刺的是,变得有同情心通常成了另一种压力。
逆转这个恶性循环并非易事,但有些建议可帮你迅速重获目标感和平衡,如缩短工作时间;参加放松有趣的活动;运动及注意饮食;多花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练瑜伽、太极、冥想等来放松。
有个问题需注意,不要尝试单独解决问题。解决同情疲劳的一个主要障碍是许多医生认为自己应单独解决问题。Rosenstein博士说:“他们认为自己可自我改正。”Levin博士补充说:“一些医生担心自己会被指责不够坚强。”但专家认为寻求他人帮助是十分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