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近日,由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北京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主办,父母必读杂志社承办的“新蕊计划——2014北京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在北京出版集团举办,邀请著名儿童教育专家胡萍分享育儿经验。
我儿子参加剑桥大学面试的时候,准备了两份材料:一份是和学习有关的,全英文写的生物研究课题报告;一份是他平时做的菜,我给他拍的照片,还有他做饭时的“工作照”,做成了画册。
第一轮面试结束后,儿子跟我说:“妈妈,是不是人家看不上我?不谈专业知识,反而都对我做饭的画册感兴趣。”我说,能进剑桥的人专业知识都不差,关键看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儿子的画册恰好展示了这个:第一,他热爱生活,上初中时就会用面包表达爱,把我们一家三口的笑脸放在一起做到了面包上,厨艺成了他调剂生活的一个手段。第二,他有专业精神,做一个菜从买东西开始就很认真地去挑,要买哪些东西拿单子写好,然后一步一步有计划地去实施。第三,他有审美感,在摆盘子的时候他一定要摆得非常漂亮,像一门艺术一样。第四,他有研究精神,他曾在电影里看到过一道菜,回到家就开始试验,他有时候做个面包都能从午餐后做到晚餐前,不断地去研究怎么做更好。
接下来的第二轮面试,面试官仍对那个画册感兴趣,而且在两个教授面试完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只有伟大的科学家才能做出这样的美食来。在这个全世界6个孩子要淘汰5个的平台上,我的儿子就成功入围了。
我给家长的建议是,不要把孩子学什么与他的未来联系在一起,也不要与他的学业成绩和可能的荣耀联系在一起,请珍视孩子的小小爱好。也许恰恰是一个小爱好,就可以帮助他发展很多品质,比如认真做事的品质、统筹能力,协调能力,意志力、研究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